Mandarin Mansion Antique 是我常常會上去瀏覽的網站。他們有古董武器的販售,也有很有深度的關於武器的文章討論,在中國武器的資料和研究甚至比很多中文網站更有內涵。
這次看到最新的一篇文章討論了武器的重量和重心的問題,裡面提到了很多常見的關於武器的迷思。
比如牛尾刀的刀尖比較重,所以對於揮砍的力量有加乘的效果,或是蝴蝶刀(八斬刀)是很輕的武器......之類的觀念,其中有一些錯誤觀念我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也是這樣想的。作者認為這些誤解大多是因為沒有接觸過實物的原因,只要拿過真品其實其實這些爭論都能很輕易就解開。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只有拿過真刀才會知道的真相,很值得一讀,尤其是傳武練習者現代大多不曾拿過真刀真劍,即使拿了金屬刀劍大多也都是表演用或是為了安全而與真品在規格上相去甚遠。在不知道真正的武器手感的狀況下很多理解就容易有偏差。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多接觸真刀真劍。
本篇文章經過作者Peter Dekker同意全文翻譯轉載並且使用圖片
原文網址 https://www.mandarinmansion.com/blog/weight-and-balance
前言
在研究骨董武器或是其他任何物質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實際接觸過實物。在跟許多武術家對話時,我常發現他們的許多結論僅僅是來自對照片做的觀察。如此往往導致各種謬誤廣為流傳。
這次我們來談兩個通常沒辦法從照片上得知的重點:重量與重心。我將舉中國刀劍為例,因為這一類的討論通常來自於對中式刀劍的探討,不過這些原則一體適用於所有的刀劍。
重量
有一個很常見的誤解是,比較寬的刀刃耗用比較多的鋼材,所以刀一定比較重。比如說,人們總是直覺認為大刀或是牛尾刀肯定比窄身的柳葉刀更重。
最近有一些人傳給我一個youtube 影片。影片中一位詠春教練在討論不同的蝴蝶刀(八斬刀)的利弊。他認為窄身的蝴蝶刀更適合刺擊;寬刃的蝴蝶刀則適合劈斬。
窄刃刀
優點:更適合刺擊,比較輕
缺點:不夠重,不適合劈砍
|
寬刃刀
優點:比較重,比較適合劈砍
缺點:太重,不適合刺擊
|
接下來從他們各自的資料來逐項作比較。下面是兩種不同形式蝴蝶刀的照片。
上面那把比較輕,感覺理所當然吧? 很可惜,答錯了。
照片只能提供局部的訊息。
我們的世界是立體的,這張照片只提供我們武器的長寬,卻沒有厚度。許多人僅僅從圖片來做研究,不曾持握過實物。而多數的照片又往往沒提供刀身厚度和不同部位厚薄變化的資料。
讓我們從刀背的角度來看看這兩把刀:
這張照片凸顯出那把窄刃的刀是多麼的厚實。
一些這兩把刀的數據:
劈斬刀(寬刃刀)
刀身長: 40.1 cm
刀身寬: 根部 59mm, 中間 50mm, 刀尖算起5 cm處 38mm
刀身厚: 根部 6mm, 中間 4mm, 刀尖算起5 cm處 2mm
重量: 744g
重心位置: 刀柄算起 6.3cm
刺擊刀(窄刃刀)
刀身長: 46.4 cm
刀身寬: 根部 34mm, 中間 25.5mm, 刀尖算起5 cm處 14mm
刀身厚: 根部 11.5mm, 中間 9mm, 刀尖算起5 cm處 4mm
重量: 709g
重心位置: 刀柄算起 9cm
可以發現寬刃刀確實比窄刃刀重一些,不過差距並不大。此外,窄刃刀的重心比寬刃刀的重心更前面些。待會我們會討論重心的問題。
這把窄刃刀並不是很特例,事實上以窄刃蝴蝶刀來說它算是輕的了。
這幾年我經手過的蝴蝶刀可以用來佐證,窄不等同於輕。
第一對,窄刃刀
第二對, 寬刃刀
第三對, 窄刃刀
哪一把刀更重?現在你可能明白這是一個陷阱題。的確如此。
- 牛尾刀
重量 839g
重心位置 柄前14.3cm
- 柳葉刀
重量 1014g
重心位置 柄前15.3cm
- 柳葉刀
重量 834g
重心位置 柄前14cm
為什麼重量差異會這麼懸殊?這就是原因所在:
每當談到牛尾刀或是中國大刀,人們總是認為那相對較寬大的刀尖必然用了更多的金屬,因此整把刀的重心肯定更靠前。如果從照片上來看這種推論完全合理,可惜這是錯誤的。
一把經典的民國時期大刀。2019賣出
以下是兩把大刀的規格
全長:92.5cm
刀身長:62.7cm
刀身厚: 根部 11.5mm, 刀尖最寬處 4.5mm
刀身寬: 根部 36mm, 刀尖最寬處 51.5mm
重量: 1257g
另一把
全長:82cm
刀身長:60.2cm
刀身厚: 根部 6.5mm, 刀尖最寬處 1.5mm
刀身寬: 根部 55mm, 刀尖最寬處 88mm
重量: 1138g
你可以看到兩把刀在刀身厚薄上的變化幅度都遠比刀身寬度的變化還巨大,因此他們的刀尖其實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麼重。實際上寬大的刀尖來自於金屬的敲打延展,而不是增添額外的金屬。
牛尾刀的刀尖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他們其實都遠比看起來的更加靈活輕快。
關於平衡
接下來我們討論上面提到的另一個問題點。我經常看到有人把好操縱的重心誤以為就是好的重心。其實這是兩回事。如果容易操縱的重心就是好的重心,那麼錘子或是斧頭的重心位置應該要比現在更靠近手腕。
一般來說,重心靠近劍柄會讓兵器更容易指向特定位置或是改變方向,在銳劍(dueling rapier)或是小劍(small sword)這種狀況會比較極端。比較靠前的重心則會在揮劍攻擊的時候提高攻擊的威力。
因此一把兵器的重心位置取決於它設計的目的。許多亞洲馬刀的重心位置可以靠前到柄前20公分的位置。這種刀並不是為了輕快的決鬥,而是為了重擊對手。一把刀的刀尖在全力出擊的時候可以達到時速14公里的速度。一匹戰馬的極速大約是時速50公里,但是通常會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奔跑。因此這一把馬刀能夠輕易揮出一般攻擊兩倍以上的威力。讓刀更重,把刀的重心更靠前,可以藉此獲取更多額外的力量。因此騎士們也確實這麼做了。而大部分步兵用劍通常會想辦法在有威力的重量和可以應對多數戰鬥的輕巧之間尋找一個平衡。
對手的穿著也是考量的重點。一把重劍可能同樣無法砍穿盔甲,但是仍然有足夠的威力可以讓對手傷筋斷骨。中國牛尾刀和大刀都有又寬又薄的刀尖和漸增的弧度,這種設計很適合割開北方人在那低溫達到零下30度的冬日會穿的厚重棉襖。窄身的刀刃在潮濕炎熱的南方則比較受歡迎。南方人的衣服比較單薄,對刀械的切割能力要求比較低,所以刀劍打造上會更加強調突刺的性能。
此外,不只劍身的重心位置很重要,如何取得這個重心位置的方式也一樣重要。下面我用一張圖來解釋:
這兩把劍可以擁有同樣的重量和相同的重心位置,但是左邊的劍控制重心的方式是用很厚的劍根,而右邊的劍則有比較薄的劍身,他控制重心的方式是用一顆重重的柄頭來做調整。由於我們握持的劍柄處於這兩者之間,兩把劍拿在手上的手感會有很大的差異。
大部分的亞洲刀劍控制重心的方式都是採用巧妙控制刀身不同部位厚度變化然後搭配輕而中空的配件,就像圖片中左邊的劍。這種設計導致當我們握劍時,大部分的重量都在拳頭的上方,能夠提高揮砍時的威力。
利用一個大大的柄頭來調整武器重心通常是一種設計缺陷,因為這樣會消減打擊的威力。除非這把兵器是類似小劍(smallsword) 那樣以刺擊導向的設計。
回到蝴蝶刀
那麼究竟這兩把蝴蝶刀為什麼會這樣設計?還記得前面影片中提出來的優劣對照嗎?
窄刃刀
優點:更適合刺擊,比較輕
缺點:不夠重,不適合劈砍
|
寬刃刀
優點:比較重,比較適合劈砍
缺點:太重,不適合刺擊
|
那把窄刃刀的刀身更適合突刺。的確如此,但是這並不表示它們不適合劈砍。首先,他們並不輕。其次,它們的重心更靠前,而且它們的刀鋒是斧頭般的楔型造型,這提高了刀鋒的強度。它們是被設計來重擊的,而且它們擁有更強壯的刀鋒來確保在戰鬥中不會輕易的損壞。
而寬刃刀的確有很好的劈斬性能。有一些寬刃刀的確偏重,但是其實大部分都不如窄身蝴蝶刀來得重。而寬刃刀確實也不太適合刺擊。
每次在兵器展,當我問“我可不可以用它戳你?” 得到的答案總是堅定的 “不行”。所以,是的,它們的確不太適合刺擊,不過其實也不是完全不能刺。
這又寬又薄的刀身雖然使得刀鋒很脆弱,但是也讓刀更加鋒利。這讓它們更適合針對柔軟的目標,比如層層的布料。比較靠近刀柄的重心雖然減弱了攻擊的力道,卻提供了更快而鋒利的砍劈。
又長又窄的蝴蝶刀過去主要是清軍的裝備。它們被用來針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是叛亂份子。通常他們的敵人都會穿著紙甲、皮甲或是藤甲這些在南方很流行的防具,還可能需要對抗藤牌、長刀、長槍或是上了刺刀的步槍。
比較寬的蝴蝶刀則主要流行在武師之間,他們可能是保鑣或是幫派份子這類常常身陷險境的人。他們的敵人通常穿著日常便服,手持比較短的武器,比如短刀。
因此對我來說,蝴蝶刀並不存在有偏向刺擊或是偏向劈砍的區別。較長較重的刀型和較短較寬的版本,它們實際上是針對不同的目的而設計的。
在中國軍隊的裝備開始轉向現代化並切裝備火器之後,較長較窄的蝴蝶刀理所當然就不再流行而剩下寬刃的版本還在被使用。
結論
關於重量和重心還有很多可以談的,我們甚至還沒有談到刀身的幾何造型設計。任何領域的學習都是在連結不同的點線。當你連結了越多的"點",你就能夠擁有更全面的知識。所以在談論武器的重量、重心的問題與目的時,要確認你真的已經搜集了全部的資訊。為此, 我會列出我擁有的刀的各項數據,包含了重量、厚度變化、和重心...等。如此一來即使刀已經被賣掉了,有心人還是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來做研究。
感謝你閱讀我這篇長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