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晚上睡前我在看拳譜 "白鶴拳家正法"。
在裡面看到一段話,我覺得很棒
"有橋就橋勢,可對桩而破之,無橋生作橋,引人過橋己自過,引入懷而破之。"
通常南派的 "橋" 是指兩個人的肢手接觸,可以從這裡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招式攻防。
所以 "有橋就橋勢,可對桩而破之,無橋生作橋"
就是指,如果敵我有肢體接觸了,我們就以此開始作招式攻防;
如果我們之間還沒有接觸,那我可以 "生作" 一個橋,
比如:
直接給他臉上來一拳。他可能會伸手格擋,那橋就出現了。
上面這段蠻常見的,我覺得很棒的是下面兩句。
"引人過橋己自過,引入懷而破之。"
有些人的招式攻防會側重在 "怎麼打開對方的門" 和 "守住自己的門不被打開"。
也就是說,肩、肘、腕,三關像是三道城門,必須嚴防死守,不能被對方突破。
然後就容易他進不來,我也過不去,大家在互相無法給對方重擊的距離上你來我往的打不停。
作者在這邊給了建議
"引人過橋己自過,引入懷而破之。"
你不要怕,他想來就讓他來吧!
他如果不來,你還要去歡迎他進來!
他過來了,跟你過去了,其實沒有差別。
請他進我們家院子裡,然後我們就關門放狗,咬死他!
這不是也類似太極拳說的 "圈內打人,圈外推人" 嗎?
很有意思
底下我放一段以前跟朋友玩過招的影片,看看我那時候是怎麼 "引人過橋" 的。
用法其實帶了一些螳螂拳跟合氣道的概念在,不純然是縱鶴拳的做法。
所以如果覺得不道地,還請見諒。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