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去參加一個名為 “忍者大戰武士”的刀劍對戰活動。 到了會場,主持人發給大家一人一把泡棉製的安全武士刀。很輕,沒有重心可言。場地則四處佈滿黑色的巨大木箱作為地形障礙物。 活動方式就是,大家用泡棉製的安全仿武士刀在地形跟障礙物之間做各種1對1的,2對2甚至4對4或是大亂鬥形式的對戰。 雖然是個趣味性大於武學探索的嚴肅性的活動,但是從中還是可以得到一些對於武器戰鬥或是群戰的心得。 如下:
- 劈砍的威力雖然大,但是破綻真的很大,在碰到就算輸的狀況下,刺擊或是只揮動手腕前臂的點擊削揮這類的攻擊方式,效用會遠比猛烈的斬擊有用。所以我認為這類型的攻防方式應該是在盔甲不再流行,民間武術盛行之後才成為主流的攻擊手段。
- 兵器戰鬥中雙方同時負傷,甚至重創而同歸於盡的機會遠比想象中高。當雙方拿出刀劍要對戰的時候,除非雙方實力落差極大,全身而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 兵器可以很有效的拉近雙方實力的差距,如果對於武器的使用熟悉度跟對手差不多的時候,拳腳功夫是不是比對手高其實影響不大。武器使用跟拳腳功夫是幾乎兩回事。
- 在有障礙物的環境,橫向水平的攻擊其實並不好用,很容易被障礙物妨礙,直劈斜砍跟刺擊是比較好用的東西。
另外特別有意思的群鬥的狀況,群鬥跟單挑是完全不同的狀況
- 如果有機會做2人以上對1人的情勢,其實我只需要站在一邊擺出要攻擊的態勢就可以給人數居下風的一方很大的威脅。
- 延伸上一點,合氣道練習的時候,師兄經常提醒的呼吸摔完成之後不要緊盯著倒地的對手,要立刻轉頭看向想像中來自其他方向的對手。這個在這次同時面對複數對手的場次時就會發現,其實是很自然本能的反應。因為站在旁邊虎視眈眈的其他人對心理上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本能會在解決眼前的狀況後立刻盯著下一個人看或是四處搜尋下一個對手。
這是一種不曾體驗過的刀劍戰鬥的體驗,充滿趣味,也因為對手人數和地形而帶給我對於所學不同的啟發。是個很有意思的體驗。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