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稱是受了李仲軒 "逝去的武林" 一書的啟發,決定寫一本以民國初年的江湖和武術為主題的武俠小說。甚至把書名命名為 "國術"。但是這本小說我實在沒有辦法把它讀完......
書中以主角做為說書人大紅開始,拜師學武,因為說書捲入了門派糾紛,接著又必須要為說書的老師報仇雪恨。看起來內容豐富曲折,可惜處理得很糟。
主角在故事前段拜師學藝當職業說書人的部分還蠻有意思的,作者介紹了很多說書人的生活方式和規矩,讓我讀起來趣味十足。
如果不要牽扯上武術,就以說書人的故事來發展或許也蠻有趣的。偏偏作者雖然自稱是受了 "逝去的武林" 的影響而啟發創作的靈感,但是對形意拳的描述卻完全就像是一個連形意拳基本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的人寫得書。
主角一開始只練了兩三個月的形意拳,居然也能在實戰中發揮效用,正常大概還在學站樁吧?這部分可以當作是我對於一本小說有過分的要求。
但是明明是形意拳,打鬥卻經常出飛腿或是一些形意拳甚至現實武術中很少出現的華麗技術,這個我實在不能接受。
一個要以現實中存在的門派做為主角所學武藝的小說,作者對那個門派的技術幾乎沒有基本的認識。雖然到了小說中段,作者有重新詳細的介紹了什麼是形意拳,但是介紹的方式也非常拙劣。簡直就是把網路上現有的資料直接複製貼上,而不是用心的透過書中的角色一點一滴的介紹給讀者。
這種寫作方式,我認為非常的不用心。
然後書中民國初年的江湖,也極其幼稚。
那是一個多麽動盪的年代,同時卻也是一個開始逐漸進入現代化社會的時代。在這樣有豐富資料和接近現代人的生活環境中活躍的角色,他們的行為和設定就應該要更貼近真實才不會顯得突兀。作者卻讓書中很重要的角色-主角的師叔,第一次出場是在山中跟一個雲遊的和尚比武......在一本以寫實為重點的小說出現這種情節,讓我感覺非常陌名奇妙,非常的出戲。
更不要提主角為了幫他的說書老師報仇雪恨,找來的名律師、大記者、有家室的警官,居然能夠為一個完全陌生的年輕人拿全家人的性命作賭注,來為一個自己根本不認識的人報仇?
過程中甚至出現名律師,同意軍閥提出的賭注。讓兩個武術高手比武過招,誰贏了誰就有理,誰輸了就要認罪。而大律師竟然就一口答應,接受了這種根本就是踐踏法律的行為。
做為一個有為的正義律師,接受這種私法正義而毫無掙扎也是非常陌名奇妙的事情。
勉強幫作者找個理由,或許他是想要表達在那樣一個無法無天的年代,有些事情還是需要用暴力和江湖道義來解決。
但是很遺憾,作者傳達不出這樣的掙扎,只有一堆膚淺衝動的角色在做著不合他們身分的行為。故事一旦脫離了人之常情,只會顯得不合理而無趣。
非常失敗,根本沒辦法讀到最後的小說。
完全不建議讀看看。
文章也分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