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比較想放漂亮女生的照片,但是找不到合適的......)
這篇是久違了的鶴拳拳詩文白試譯的第三段,主要談得是腿力從腳掌踩下開始,向上一個關卡一關卡的傳達到拳掌的路徑。但是除了力量向上走的路線,原文在後面花了更多的篇幅在說明身體要如何向下放到腳心湧泉。分別說明了兩條路從前半身和後半身向下的路徑,最後都會到達腳心。不論往下放的究竟是力量、重心或是肌肉放鬆的體感,這幾條路線都是很清楚的參考。
在這篇文章中可以在是看到命門的重要性,是在背部連接上下半身力量的重要關鍵部位,值得花更多時間鑽研。
本文參考了 丘玲玟老師 極化武道 駿身鶴法 書中附錄的鶴拳拳詩,並且對照了網路上能夠搜尋到的鶴拳拳詩版本,做了一些文字和句讀上的對照調整。尤其是句讀標點的部分,出於個人解讀做了斷句的調整,可能會造成文句解讀上的不同。如有不同的解讀歡迎分享討論。
論出腳力從湧泉貼地,分第三(原文)
五指平和卒地(註1),由解谿重落,節起豐隆(註2)至髀關直到魂門。由隔關上腋,後肘臂腕直出手尾。前面從氣海落關元,直放膀胱(註3),由髀內面落承山(註4)至湧泉殺地(註5)。百會提起,地閣墜落俞府至幽門直到氣海,不可輕重,切要平直(註6),此所謂元主靜不主動(註7)。後命門由陽關至長強骨坐落,環跳放鬆,由腳邊臏膝節墜落至腳心。
百會從定盆(註8)墜落大椎至神道,直直到命門止。不可直落,若是直落前後不能相應。安有前後禁手用?(註9)
論發揮腿力要從湧泉貼地開始。第三段(譯文)
腳掌五趾自然觸地,由腳踝解谿穴的位置向下踩落,力量從小腿豐隆穴上到大腿根的髀關穴繼續上行直達兩側肩胛骨下方的魂門穴。力量繼續向上到達隔關穴,從這裡進入腋下,然後從手肘、前臂、手腕直達拳掌末端。
身體重心從胸前氣海落回肚臍下的關元穴,繼續下行到膀胱,從大腿內側下到小腿後方的承山穴,直到腳心湧泉擦地。
頭頂百會要提起,下巴要向下收落,感覺就像是從鎖骨旁的俞府穴向下放到胸前幽門穴一直放到胸前氣海,過程不可太輕也不要太重,要平順自然。這就是人家說頭要中正安靜,不要動來動去的方法。
頭頂提起的同時,身體要從背後命門穴向下通過腰陽關穴彷彿往下坐一樣坐到尾椎長強穴,臀部環跳穴要放鬆,然後從膝蓋外側放下到腳心。
上身百會穴則要從缺盆穴向下放,經過大椎穴放到神道穴,接著直直落下到命門為止。
切記雖然身體鬆落很重要,但是不可以只是直接垮到地上,如果身體前後的起落不能互相呼應,哪有前後勁力可以運用?
註1:
五指平和卒地。此處五指當是指腳趾,卒地的卒筆者做接觸解。
註2:
駿身鶴法書中寫為節起風浪,其他版本皆寫為豐隆。風浪與豐隆在閩南語中發音相近,筆者認為應是口語轉錄文字時抄寫錯誤。
註3:
筆者考慮過這邊是否有可能是指俞膀胱穴,然而此穴在身體背後,就會與前文主要針對身體前部得路徑描寫斷開,故還是以膀胱器官的位置理解。
註4:
駿身鶴法書中此處寫作"由髀內面落關元",關元在上文已經經過了,又回頭去關元不太合理,所以此處依照其他版本改為承山。
註5:
湧泉殺地。殺字在康熙字典中有一個解釋:殺 又刷也。[釋名]摩挲猶抹殺。所以此處做腳心擦地理解。用擦地解的話,腳步就會比剎地或者踏地輕快很多,腳步會靈活很多。
湧泉殺地,百會領起。一般是做一組句子在背誦,但是依照前後文看,筆者認為分開成兩個段落可能會比較合邏輯。所以此處做了比較大的句讀的調整。
註6:
駿身鶴法一書中此處只有"百會提起。地閣要平直",參考其他版本補充了"地閣墜落俞府至幽門直到氣海,不可輕重......"等文字,描述應當會更加完整。
註7:
根據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元的意思就是頭。此句如果用頭來理解元這個字,整句就會變得簡單明白。
註8:
此處駿身鶴法書中寫作定盆,然而筆者找不到定盆穴或是叫做定盆的部位。所以筆者此處參考其他版本改為缺盆穴。
註9:
此處禁手,翻譯時翻譯為勁。畢竟全文是在討論力量流轉,而不是招法。將禁手理解為"勁",應當是合理的選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