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會開幕大家排排站)
這是第二次來參加這個比賽,去年參加的時候是我人生第二次參加兵器比賽。今天回看了一下當時的影片,看起來腳步各種僵硬。
一年來參加了各種比賽和不同的劍友對練。加上從一個多月前就開始準備比賽,每天練習各種素振和加強體能,以及比賽前一週在Clash of Steel學到的對打戰術運用。我抱著跟去年不一樣的信心前往參加比賽,希望能夠再一次驗證自己是否有成長。
(我在頭盔裡面寫上了重點,方便在場邊備賽的時候提醒自己)
這次因為協辦單位換成劍藝協會和EPW,所以比賽的賽制跟規則也大改,採用了EPW常用的劍池制,同一個劍池中的四個選手都要互相打到一次。所以每個人就算預賽全敗,至少也可以跟不同的對手打到三場,吸取跟不同選手交流的經驗。
這次很幸運能夠一直打到六強。能跟很多不同的選手交流過,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這次比賽特別有印象的是預賽晉級後的淘汰賽第一場和王志薰的比賽。
他的攻擊動作比較大,比較明顯,但是一開始一直掌握不到他出劍的節奏。雖然分數還略占上風,但是他攻擊的動作大,總覺得會被打到2分部位,一直有不小心會輸掉的壓力。後來掌握到他砍下來的時機後,我就做更多試探引誘的動作,直到對手高舉武器準備砍下來的時候才運用素振5防禦反擊的方式去處理,對打的步調才控制下來。
另外一場當然就是打敗我的天清那場。
也許是因為我之前有跟天清打過幾次,我自認對他的風格還是有點把握的。我沒想過他在比賽上認真打和平常交流練習的節奏會完全不一樣,殺得我措手不及。原本自認的了解,反而變成致命傷,被徹底上了一課。
(剪輯了那天我的幾場比賽)
總結一下這次比賽的體會,
- 學到運用試探來觀察對手習慣了。直到上週上課之前其實我並不清楚試探究竟是要擷取哪些訊息,學到了之後就在這次比賽試驗。所以終於體會到了在真正出手前,其實要利用劍尖的騷擾、位置移動和各種佯攻去擷取對方習慣和釋放假的訊息。沒有先做這些功課就貿然出手,很容易死於非命。
- 想再研究一下誘敵的方式。有一兩場我已經大約抓到對方常用的攻擊模式了,所以我刻意露出那個部位讓他攻擊,準備要抓反擊。但是也許是漏破綻的方式太刻意,對方總是不上當。再多想想怎麼弄會比較自然。
- 這次用了好幾次素振5的防禦反擊,合劍5第一段的八相防禦,都很有效。刺擊發動的速度跟距離比以前提升很多。但是因為預賽刺擊發揮了很好的功能,後面比賽不自覺的越做越過份。為了增加突進的距離開始疏忽了防禦,甚至被裁判揪正了兩次。要自己再深切檢討,攻擊與安全之間的平衡問題。
- 手部防禦很有問題。這次被攻擊了很多次小手,很明顯是對於手腕的防禦意識有問題。事後問過比較有經驗的劍友,他指出我的問題是中段太死板,只是擺著而沒有隨時應對對方攻擊的變化。中段反而變成很容易讓手被攻擊。這個問題要再深思日後改善。
最後順帶聊聊其他賽場的見聞。
- 大槍賽場這次採用了電子槍頭。能夠藉由槍頭發光來指示有效打擊得分。以當天比賽的狀況來看,燈號的可靠度我個人認為是及格的,而且能夠很有效的幫助外行人看懂比賽。非常棒的發明。不過當天比賽中有兩三個槍頭最後發生故障,希望能在耐用度上做進一步的提升。如果能商品化的話,非常想買一對。
(大槍槍頭發光的效果很不錯) - 摔跤比賽。這次有朋友組隊參加了摔跤比賽,所以我也很關心這個場地的比賽狀況。遠從法國來台灣參賽的選手實力之強大,遠遠超乎我的想像。法國朋友並不是依靠著身材體格戰勝對手,而是紮紮實實的展現了他驚人的實力。外國人已經把中國武術練到這樣的水準了,我輩應當更加努力。就先從鍛鍊身體做起吧!
- 明日之星。當天在兒童套路比賽組有一個小朋友,後來上網查了名字叫 吳宗修。非常驚人的報名了20幾套拳,當天應該全場都注意到那個孩子頻繁的上場打套路,幾乎可以說所有我知道的拳種他都打過一輪。更驚人的事他表現出了非常優秀的發立漢套路韻味。也許假以時日他會是未來的武林高手也說不定,後生可畏。而且當天劍術比賽的兒童組、少年組賽區,也很多孩子打得很有章法,甚至比大人打得更好。真期待這樣的比賽繼續穩定發展下去,日後能培養出如何優秀的劍手。
(吳小弟的新聞報導)
雖然大會的舉辦老是有一些問題,整體來說,這次比賽我還是非常開心而且很有收穫的。期待明年我跟比賽都能夠更有更進一步的表現。
(前六名的選手一起合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