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武器規格)
這篇是刀訣。
王餘右延續置刀訣解的詩歌體,繼續用詩歌的方式記錄刀劍戰鬥中的重要注意事項。
刀訣的內容豐富,從戰鬥前的身心準備、攻防中何時縮小架勢,何時放大架勢、戰鬥中的上下段的攻防、如何誘敵和如何觀察對手......等等,內容很豐富。
但是原文是長長一大段的七言詩歌,不太容易區分段落。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主觀的將詩歌中的句子依照主題來區分成不同的表格,如下:
主題 | 原文 |
戰鬥前的身心準備 | 膽欲大兮心欲小,筋須舒兮背須長。 |
攻防身形原則 | 刀支勢緊縮身待,刀起身高進步忙。 |
高低 | 彼高我矮堪嘗用,敵偶低時我即揚。 伸背探身留意記,低來高取要相當。 |
誘敵 | 欲得他勢先隱我,引敵展動變鋒芒。 敵鋒未見休先進,虛刺偽紮運誘誆。 引彼不來須賣破,執刀待敵莫倉皇。 |
開門 | 淺深老嫩皆磕打, |
移動躲閃 | 進退飛騰即躲藏。 |
觀察與出手時機 | 敵人一任凶如虎,敵手頻觀是主張。 眼若明時手自快,因他疾慢始為良。 |
對戰中敵我實力評估 | 彼後我先能取勝,我遲彼忙要提防。 |
其中我個人覺得特別有趣的部分是高低和誘敵的部分。
戰鬥中忽然偷襲對手下段往往是很有效的攻擊手段,而應對對手的下段攻擊,最快的方法的確就是低來高取。稍微拉開距離之後由上往下攻擊偷襲下段的對手其實是最快的反擊方式,甚至比防禦下段來得有效果。與其去防禦下段,不如對著他毫無防備的腦門來一記重擊,即使下半身來不及閃開對手的攻擊,我傷一條腿,他丟一條命,還是划算。
誘敵的部分則主張以刺擊來作為誘敵騷擾的手段。因為刺擊的動作小,出手和回防的速度都快不容易暴露出破綻,而對手又很難不對於刺擊做出反應,是個比較擾人的動作。而在刺擊騷擾的過程中,一邊蒐集對手的習慣也要一邊小心隱藏自己的意圖,這些也符合之前在歐劍的講習會上學到的戰鬥觀念。
刀訣解這篇可以算是王餘右刀法中的核心觀念整理,有興趣研究王餘右太極連環刀法的朋友不可不細細品味。
原文
刀訣解
禦侮摧鋒決勝強,習須細細審周詳。
淺深開入留心記,敵者逢之刃下亡。
刀起身長遵訣用,取人又在此中傷。
刀支(註1)勢緊縮身待,刀起身高進步忙。
膽欲大兮心欲小,筋須舒兮背須長。
欲得他勢先隱我,引敵展動變鋒芒。
彼高我矮堪嘗用,敵偶低時我即揚。
伸背探身留意記,低來高取要相當。
敵鋒未見休先進,虛刺偽紮運誘誆。
引彼不來須賣破,執刀待敵莫倉皇。
敵人一任凶如虎,敵手頻觀是主張。
眼若明時手自快,因他疾慢始為良。
淺深老嫩(註2)皆磕打,進退飛騰即躲藏。
彼後我先能取勝,我遲彼忙要提防。
工夫不間纔云熟,熟自巧生名自香。
比較論曰:
刀分主客,勝者為主,輸者為客,內:
有客無主(註3)、主先客、主犯客、客犯主、犯者為主,先取客,客識法不入,或借勢來傷主,主則換勢應之,而勝者為犯,種種變換不一。
總要將後開之各式,對演精熟如式,或身法不入,用力不穩,或怯敵心忙,此皆未至精熟境地。已精之後,逢人切勿開口,遇會休輕動手,恐傷則禍,戒之戒之。
註1:支。承受。
註2:淺深老嫩。在後面的十三法的章節有詳細解釋,主要是接刀的位置問題。
註3:有客無主。後面的招式對練中並沒有有客無主的招式,筆者認為是原文的句讀有問題,或者是抄寫的時候有什麼錯誤。不過目前也沒想出更好的斷句方式。
翻譯
刀法的口訣
刀法的強項是防身殺敵,習者一定要細細鑽研其中的奧妙。架勢的開合和出招的深淺必須留心熟記,因為對敵時挨了刀就會有致命的危險。
發刀時的身法要照著口訣去運用,內含有如何殺敗敵手重點。
當對手攻來時,應該要縮小架勢,減少受擊部位,以待還擊的時機;自己發招的時候則要拔高身體,盡快趕上腳步。
戰鬥時的心態要膽大心細,身體則要肌肉舒張,背脊伸展。
對戰時如果想要捕捉對手的破綻,就要先隱藏自己的意圖。耐心引誘對手發招的瞬間,才是我們變招反殺的時機。
當對手架勢高大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壓低身形來進攻;相反的,當對手忽然壓低身形時,我們則不該跟著降低姿勢,反而要立刻舒張放大身體,由上而下攻擊低身而來的對手。
但是這個延伸身體來反擊攻我下盤的敵手的動作必須要適度,不要太大而失去了平衡或是動作的連續。
戰鬥時,還沒捕捉到對手出招的動作前不要貿然進攻,先用各種佯刺來引誘對手露出破綻。如果怎麼引誘,對方都沒有要出手的跡象,就必須冒險賣個破綻,然後持刀耐心等待對手出招,這時候切記不要太緊張。
面對對手,無論他怎麼凶猛似虎,仔細留意他的眼睛看哪裡,那就是對手打算攻擊的部位。
不需要執著在出刀的速度上,只要你的眼睛能夠看得分明,出手速度自然敏捷。但是比起一昧求快,最好的做法是配合對手的步調來改變自己的節奏和速度。
對刀時,無論你的刀接觸到對手的刀是在靠近根部的位置或是靠近刀尖的位置,都可以運用磕打來打開對方的刀。而關於步法,大步竄跳進退就是最好的躲閃步法。
打鬥中,如果對手的動作總是慢於我們,我們就能贏他;相反的,如果我們的動作遲了,而他的動作很快,就得要小心提防。
學習刀法功夫,鍛鍊必須不間斷的持續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如此自然名聲就會慢慢傳揚出去了。
比較論:
刀法演練分主客兩方,勝者為主,敗者為客,以下計有:
有客無主、主搶先殺傷客、主先對客發招、客先對主發招、主先對客發招,而客識破了這招,客不中計甚至還借勢反殺,而主變勢化解,最後取勝。其中包含有各種變化。
學習刀法的人務必要把後面記載的招式對練精熟,如果身法切入不夠深入、出招用力過度、失去平衡或是心生膽怯,這些都是招法不夠熟練所致。
如果終於有一天能夠精熟技法,千萬不要逢人就說自己懂武術,遇到其他懂武術的人也不要輕易動手,因為一不小心就容易見血引來災禍。務必謹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