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傳武有一個觀念叫做 "練大用小"。
通常的解釋是,練習的時候動作要做大、做開展,求力量暢達;
應用的時候則要縮小緊湊,求一個防守嚴密動作敏捷。
這個解釋乍看好像解釋了,但是再想想又好像什麼都沒解釋。
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問題,既然用的時候動作要小,那為什麼不一開始就練小練緊湊就好?
先去練個大的動作,再來另外練一個小的動作來應用不是多此一舉嗎?
所以有好幾年我對 "練大用小" 這個講法幾乎有點嗤之以鼻。
不過最近對 "練大用小" 我有一些新的看法。
"練大" 所謂的追求力量暢達,白話其實就是追求動作或者路徑的完整度;
"用小" 則不是刻意去練習另一套動作,而是實戰中為了避免被擊中,人本能的就會去縮小架式、縮短動作行程。
假如一個動作平常練了100分的路徑,實用的時候因為擔心對手會還擊,力量不敢全發或者揮刀行程也縮短,也許動作的完成度只剩下70分或者更低。
威力理所當然的會有減損,能KO人的力量,可能只能把人打暈;能斷骨的一刀,可能只夠斬開肌肉。
以這個狀況去考慮,假如平常練習的動作就很小、很縮,真打的時候可能威力就減損到無法造成足夠的傷害。
如果這樣去看的話,"練大用小" 確實是一個合理的訓練和應用邏輯。只是從練到用之間還有相關的訓練手段,大概不能很粗暴的當成兩種模式,或者只做 "練大" 就期望能很好的 "用小"。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