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我心知肚明,太極連環刀是 "還原" 不出來的。
我做出來的東西超過八成的機率不是作者原本的東西,更多是用作者的心法和觀念來做我自己的東西。
因為就算有圖畫,能夠記載下來的東西還是很有限。
比如單刀法選,有圖畫、有文字,但是還是很多細節是缺失的。
而太極連環刀是純文字的手稿,能夠紀載的東西就更有限了。
比如最基本的:
刀要怎麼握?
揮刀是從頭頂揮下,還是從肩膀揮下?
揮下來的刀又要停在哪裡?
站姿是兩腳與肩同寬,還是前後站一條線上?......
多的是未解之謎,而且很可能永遠沒答案。
所以我只能用我學過的東西來填補這些空缺。
比如用劈掛刀的方式來揮刀、用合氣劍的站姿來填補架勢的空白、用到處學的各種心得來總結一套握法.....等等。
即使是我已經反覆把書讀很多次了,有些招式的解讀也是存在兩個以上的版本。
可能一開始覺得版本一最合理,出去跟人打了幾次之後又覺得好像版本三才對。
所以我實在不敢說太極連環刀的研讀叫做還原。
這就像是在僅剩骨架的化石上填上肌肉,或者是在恐龍的DNA上嫁接青蛙的基因。
乍看好像是那麼一回事,但是很可能我 "創作" 的完全就是另一種生物。
面對這種狀況,我唯一能做得就是保持開放的態度,有更好的解釋就即時做出更新。
就好像現在的恐龍開始長羽毛了一樣。
雖然我永遠不可能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古人真實的意思,但是也許可以慢慢靠近他們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