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9)是第三次花槍總會的槍法交流活動。
因為下午還有練習,所以拎著大包小包做捷運,尤其是袋子裡面那兩塊磚頭真的是很要命......
到了活動地點的中和國中,已經遲到30分鐘了......
這次的主題是“槍棍之別與槍在近身的狀況”。
重點解釋究竟槍法與棍法在操作原理上有什麼不同,以及近身槍術長兵短用的竅門。
進了教室之後,屈師兄先跟我們解釋了槍術中伏虎勢的用意。
伏虎勢實際上並不是槍兵對槍兵的戰技,那是一個戰場上槍兵對騎兵的技法。
士兵將槍持握好,利用姿勢結構支撐住槍,一旦騎兵衝鋒而來,光是靠著馬匹自己的衝力就可以造成致命的殺傷力。
這種所謂士兵的槍術是最簡單直接的長槍使用方式,他粗暴直接,沒有太複雜的控制,可以很快訓練出基本對槍的認識。但是這並不是槍的全部。
這種槍法,跟棍法其實差別並不大。
所謂棍打一片,槍扎一線,並不是說槍只能在一條直線上往返。而是說無論槍如何攻防移動,槍的軌跡跟運力方式是在一條“線”上,這種方式被稱作“正力”;棍法則不然,它會有整面側向移動的動作和運力,稱作“橫力”,在運作上是比較沒有效率的。
簡單說,槍的力量會擰束倒在一條線上,而棍法會有很多很多和棍身形成夾角,甚至垂直棍身的施力方向。橫力少了連消帶打的鋒銳,也因為容易與對手的施力產生對抗而無法有效控制對手的武器並且更加浪費力氣。
關於槍法的長兵短用之法,重點在於抛梭。
當雙方的接戰距離太近了,將槍往後一拋,持握槍身的中段縮短武器的長度,以便近身戰鬥。
乍看很簡單,其中卻也有學問。
初級的拋梭是單純將槍往後一拋,但是在這過程中,槍是失控的。對手隨時有可能順勢上前殺傷我。
進階的做法,槍不動,我的人移動來調整槍的長短。同時重點是槍在手中滑動的時候,我依然時時維持正確的持槍結構,槍在我手中依然穩定受控制,隨時可以運力變化。
這種方式,讓我想到合氣道的合氣杖,練習師兄總是要求杖在手中移動的時候要盡可能摸過整把杖,或許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同的技法在施作者對於技術掌握的不同程度,相類似的外型卻能夠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效果。這種在技法的精緻度上不斷提升,也是一種功力的表現。
這次也是很有收穫的一次活動,可以回頭在自己的所學中找到呼應的觀念或是動作,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