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也是一早就在風雨中趕往三重運動中心參加 Clash of Steel第二天的課程。今天的重點就放在各種我沒有體驗過的歐式單手刀劍上。
說起來知道HEMA很久了,有交到朋友也有對打交流過,不過我居然一堂HEMA課也沒上過。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一整天下來,我總共體驗了四種武器技法。分別是:
- Roworth 軍刀入門—拿破崙時期的英國軍刀 劉錚教練指導
- 真實將軍回憶錄?Montante入門實作 郭柏岑教練指導
- AD學院義大利細劍Cappo Ferro 入門 李元太教練指導
- 義大利Barbasetti 古典軍刀—基礎與簡單應用 黃郡儀教練指導
先講一下Montante的心得好了。
原本我是打算跳過這堂課,去聽隔壁要舉行的講座的。直到我看到Montante這種武器巨大的尺寸,我心想“這東西這次不了解一下,搞不好這輩子沒機會了。” 於是毅然決然的就把走向講座區的腳步轉了180度奔向大劍的懷抱。

郭教練先是簡單介紹了大劍的歷史和規格,讓我明白大劍除了極具震撼的尺寸以外,也是一種身份和實力的象徵。畢竟這種尺寸的武器可不是人人都能用得了的啊!
大劍因為本身的尺寸和重量,啟動和停止都不容易,所以幾個基本練習的套路都不像多數刀劍技法會要求準確乾淨的啟動和結束。揮舞的時候更加強調的是運用武器本身的慣性來讓大劍保持在運動狀態,而持劍者則必須維持自己的架勢不能被大劍拖走,同時巧妙藉由改變軌道來讓大劍隨心所欲的揮向目標,而且還要利用身法步法把速度和威力不斷疊加。
不論在實際的武器威力或是對於身體操作的訓練效果,大劍都都非常有研究的價值。
在下課前我們還做了一個很有趣的練習,“保護身後的淑女”。一個人手持大劍,一邊保護身後的同伴,一邊面對兩名手持刀劍的對手的練習。
不得不說,一打二真的很難。即使在雙方武器的尺寸有這麼巨大的差異的狀況下,保護一個人同時與兩個對手戰鬥,要無傷脫離戰場真的難如登天。大多數同學都得慘死歹徒刀下。
(真的很難不死......)
這是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收穫的一堂課。
接下來關於英式軍刀、義大利細劍和義大利軍刀。我個人非常喜歡軍刀和細劍這種武器,因為武器本身纖細的造型就充滿著歐式典雅的風格。這次機會難得居然能夠一次學到,光看課表我就非常非常的期待。
實際上過課之後,我發現這三種風格有很多共通性,放在一起討論應該會比個別描述有趣一點。但是只是個人上一次課的粗淺理解,有錯誤的話請指正。
(護手真的是很了不起的發明)
第一點想提的就是“護手和安全第一”。
軍刀跟細劍都有幾乎可以遮住整個拳頭的護手。過去我一直以為這只是保護進行攻防時容易被攻擊的拳頭而已。經過課堂上的指導才明白,實際上只要角度正確這個護手的防護範圍是足以覆蓋全身的。而所有的技法就從如何妥善的運用武器保護自己的安全,然後運用武器安全的殺傷對手,再運用武器讓自己能安全的離開對方。
從護手的設計可以理解到,歐洲在兵器和技法的設計上確保安全是一個貫穿的思路。我想東方武術也應該是同樣的思路,所以在理解技法的時候,如果忽視了自己的危險只想著砍殺對手很容易錯誤理解設計的本意。這一點很有啟發。
(細劍真的好貴族氣質)
了解安全第一之後就可以講攻擊。
細劍跟義大利軍刀在攻擊時有相同的習慣,就是先完成手的動作,接著才是身體然後腳步陸續跟上。
習慣國術的我對這個運動模式一開始很不能適應,但是在教練的講解下可以理解其中的合理性。大概就是,如果只動手就能解決,那用手處理最快最有效,依序才去移動身體和腳。越往下一個單位作移動,越容易讓要害進入對方武器能夠攻擊到的範圍,而且移動身體到腳步所需要的耗費的時間也依序增加,移動過程中的風險也就越大。
而且細劍或是軍刀都是非常鋒利的武器,設想的也不是穿著厚重甲冑的對手,只要用腳步推進就可以在維持最大最安全射程的前提下,把武器送進對手體內。
從這個角度來看,英式軍刀那種把手前伸,只依靠手腕轉動來揮舞軍刀的做法其實跟義大利軍刀或者細劍的差異就沒這麼大了。他只不過是讓自己維持在一個已經把伸手的動作完成了的狀態,隨時讓自己佔據最大攻擊範圍和最安全的距離的做法。很有意思。
(互相練習細劍的時間差反擊技術,距離跟時機的掌握非常巧妙)
然後就是距離。
三種武器似乎共享相類似的距離概念。從接觸不到對手的沒有距離、上前一步可以攻擊的距離、移動身體就能攻擊的距離到最危險的只需要伸手就能攻擊的距離。
三個教練對於距離的講解各有詳細程度各不相同,講得特別詳細的是細劍的課程。李教練特別詳細的講解了距離、角度、時間差的概念。在課堂上的示範或是之後的表演賽都可以看到教練會很小心的不斷試探和變化距離。
這個互相試探的過程在上過課之後,終於稍微能夠領略雙方互相試探時鬥智一般的趣味所在了。
這個互相試探的過程在上過課之後,終於稍微能夠領略雙方互相試探時鬥智一般的趣味所在了。
距離感這個東西很難這樣光靠一天一兩個小時的體驗課程就能學會,但是可以從教練們的示範體會到其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巧妙。果然在所有的武術都一樣,掌握距離和節拍是最精妙的課題。
(刀刀刀刀刀,滿地都是刀)
三堂單手刀劍的課程,我的收穫非常豐富。透過不同的武器和教練的指導比較其中的異同。交互驗證,相同的地方為什麼相同,不同的地方為什麼不同,然後又反思自己所學,這是一個很快樂的學習體驗。
而且教練們也不會將課堂當成教學廣告,在上課時有所保留。都在時間內盡量詳細的介紹技法的精華,甚至給同學能夠回家自己繼續練習的訓練方式。非常大方公開,可惜我沒辦法在部落格裡面詳細描述他們指導的心得。
密集的學習雖然讓我身心俱疲,但是這兩天也一直處在一種學習新知識的愉悅亢奮之中。
不管是新的武器、新的概念或是教練們精確標準的動作都讓我印象深刻。
我很喜歡這兩天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得一句話,“也許正因為HEMA是中斷了的武術,他沒有包袱,所以大家可以毫無壓力的一起玩一起分享吧!”
的確每次參加HEMA的活動我都能感受到這樣,一方面用心考據驗證的學術氣質,同時又充滿歡快分享心得討論交流的同樂會氣氛。
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氛圍,一種主動而且快樂的學習。
這次Clash of Steel 絕對是非常完美的一次史實歐洲武術嘉年華。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