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螳螂拳不是螳螂拳

螳螂拳在中國武術中是特別流行的一個大系,誕生不久之後就衍生出族類繁多的支派。
一般認為螳螂拳是明末山東即墨的武術家王朗集結了他拜訪過的十八家拳法,總合而成的新門派(當時很新啦)
更有傳說他曾經花很長的時間研究螳螂的動作,從螳螂的動作中領悟出鈎、摟、採、掛.....等武術技巧,才創出了新門派。
但是以我個人自己學習和交流過的傳統螳螂拳而言,除了一個螳螂刁手以外,其實看不太出什麼叫做 "模仿螳螂"
真要說,猴形的成分還更高。

粉專 “武學研究所” 研讀的螳螂拳古譜《增補羅漢短打通解》中則是這樣解釋螳螂拳

"「車者,如車輪之旋轉無端也;轆轤者,如轆轤之流轉無已也......翻車轆轤,而兼以崩砸粘拿之手、貼壁靠背之勢,錘肘互加、膝腳並用,則成螳螂打矣。」
更直言:「君須知,翻車即是螳螂式。」
還說:「螳螂者,不過將翻車轆轤連貫回還,而扣封不漏,使鐵門、擺尾、纏封、粘拿等手法,隨機應變,觸手成打。」
顯而易見,「螳螂打」這種短打的特色是以翻車轆轤手法為核心,攻擊快速而綿密,掌擊、拳擊、肘擊、捶擊、頭錘、胸貼、肩靠、臀撞、膝擊、腳踢等皆可施展,亦即所謂的「全身十二錘閃賺雙手扣」,是一種強悍且全面的近身搏鬥法,根本不是模仿螳螂動作的象形拳。"

-武學研究所

翻閱古書會發現,在古代 "螳螂" 在山東齊魯一帶其實一直都是用來形容武士的勇猛用的。
在漢代的 "韓詩外傳" 有一個著名的螳臂擋車的故事

"齊莊公出獵,有螳蜋舉足將摶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莊公曰:「以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於是迴車避之。而勇士歸之。《詩》曰:「湯降不遲。」"

雖然後來都把螳臂擋車當負面詞使用,但是在這個故事裡面的螳螂是被當成 "雖千萬人吾往矣" 的勇士。而且由於齊莊公對螳螂的敬重,於是 "勇士歸之"

在戰國時代的兵書,"六韜" 中也有出現螳螂。
"大扶胥衝車三十六乘,螳蜋武士共載,可以縱擊橫、可以敗敵。輜車騎寇,一名電車,兵法謂之電擊。陷堅陳,敗步騎。
寇夜來前。矛戟扶胥輕車一百六十乘,螳蜋武士三人共載,兵法謂之霆擊。陷堅陳,敗步騎。"

根據六韜的形容,螳螂武士是一種車戰兵種,而且 "可以縱擊橫、可以敗敵",還可以 "陷堅陳,敗步騎。" 很厲害。
六韜據說是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寫下的兵書。(不過一般認為是戰國時代的人假託給姜子牙的)
很巧的,姜子牙在協助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後,封地正是後來的山東齊國


齊國姜子牙六韜中的螳螂武士
齊莊公的螳臂擋車


山東即墨武術家王朗的螳螂拳

或許 "螳螂" 是齊魯地區從先秦時代就傳承下來對於勇士的形容詞。螳螂拳也就不是一個 "模仿螳螂的拳術",而是 "像螳螂般勇猛的拳術"
這種 "象形拳其實並不是象形拳" 的狀況也不罕見。
依照鶴拳名家-王明中老師的研究,"鶴拳" 或者 "鶴法" 其實也不是模仿鶴的拳。
鶴可能是福建方言中 "好" 的諧音,也就是說 "鶴拳" 其實是 "好拳" 的意思。
這些隱晦的形容或是術語,除了豎立門派形象、傳承中的誤解,也有可能是反政府組織有意為之的與鄉土結合。
偶爾想想也是蠻有趣的,而且或許可以讓學習者把思維從 "模仿動物" 這個層次解放出來,更加純粹的從 "武術" 的層面去思考武術。

arrow
arrow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