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間距
每個人由於本身的條件, 例如實力, 個性, 身材和自信心, 在面對不同的對手的時候會保持著不同的間距.
只要能夠正確的把握自己的間距和對手的間距, 就可以利用間距對對手施加壓力.
比如說, 面對A君, 經過觀察和試探之後我了解了他的戰法以後, 我有把握最短可以站在他的劍尖前50公分的地方, 但是A君只敢跟我保持1公尺以上的距離時.
我不斷逼進就會對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如此一來會產生兩種結果: 1. A君後退拉開跟我之間的距離. 2. A君覺得自己退無可退, 或者他認為是攻擊的時機了, 所以出手.
不管如何, 雖然是A君先行動的, 實際上主動權是在我手上的. 如何應對我當然已經考慮好了, 這在下一篇網誌會說明.
如果今天是你要保持的距離比較長的時候, 同樣的, 一樣把距離拉開, 不要讓他進來, 直到他按耐不住突然衝進來為止.
P. S. 當取得了你要的距離之後, 要盡量和他保持這段距離. 他前進後退多少, 你也要移動相同的距離來保持這個間距. 直到對方案耐不住, 或者你要改變戰術的時候.
架勢
隨時觀察對手目前手腳和兵器的位置, 還有他目前的位置能夠使用的招法. 考量那些招式之後, 選擇能夠涵蓋較多攻擊角度的招式之後, 利用間距對對手施加壓力, 利用自己和對手之間相對的角度來限制對手攻擊的方向, 同時露出破綻引誘對手攻擊特定的部位. 運用得宜的話可以限定對手的攻擊模式, 甚至引誘對手使用特定招式.
EX:
B君的劍在中段(身體正前方), 我希望對手能夠使用刺擊或者至少能夠攻擊我的上半身. 所以我將劍放下段(腰部以下), 護住下半身, 接著利用距離對B君施加壓力, 引誘他攻擊我的上半身. 最後B君由於我的劍在下段, 下方無法輕易攻擊, 便會攻擊我的上半身, 雖然B君先攻了, 但是都是我主導的引誘下的攻擊, 所以我只要記得把劍捅上去就好了.
如果希望對方劈, 就保持在他只能用劈的距離; 希望他刺就走接近他一點. 希望他攻擊左邊, 就用藏刀式, 所以兵刃對決並非見招拆招, 而是互相算計, 誘招破招.
每個架勢都有破綻, 但是那些破綻都是有意義的, 要多思考一下.
應戰
a. 盡可能完整的觀察對手全身, 連一呼一吸都不要放過, 不要只是盯著劍.
b. 不要輕易出手, 出手必定是仔細考慮過了. 沉的住氣的人才會贏.
c. 腳部站輕鬆, 怎樣靈活怎樣站, 不要想站虛式, 會死.
d. 兩手自然下垂微彎, 兵器要提好, 但是也不要握太緊. 兵器一定要對著對手的中線. 人可以不用一直動, 但是兵器要會跟著對手跑.
e. 當對手猛攻的時候, 就退沒關係, 不要去跟去衝他的銳氣. 守中段, 讓自己的劍成為他必須先攻擊的目標, 但是要避免被敲到, 會浪費握力.
f. 出招或者是閃避都不要離對手太遠, 他進多少你就退多少; 但是要進就要貼身, 腳步不停直衝到他背後, 不貼身前進的話會變成雙殺的結果.
g. 如果使用刺擊的時候, 對手直直的後退閃避的話, 你就手伸直死命的前衝, 只要有刺到就贏了.
慣用招式
1. 對手持中段, 取好距離後, 逼迫對方使用劈擊. 當對手劈的時候, 由左下向右上揮/提劍、以劍身末端近刀盤處格開來劍, 同時走左邊上步將右腳踩在對手右腳後, 接者將揮向右上方的劍朝對手的臉刺下去, 對手後退會絆到你的腳而跌倒, 劍就一直追著臉插進去就好了.
2. 刺擊, 不要直接從中線刺, 由左側或右側以弧線對著對方中線攻擊. 如果他不格檔就刺進去, 要格檔的話, 不要接觸, 直接將劍由下繞回中線繼續往前刺.
3. 一但與對手的劍在中線接觸, 就往下和往外同時施力劈下去, 將劍逼開中線, 然後由下往上朝對方的下巴刺.
4. 當對手往前逼近, 你卻還不想進行攻擊打算暫時逼退對手時, 將劍提起來, 劍尖對著對方眉心, 除非他打算跟你拼命了, 一般來說都可以再次把距離拉開.
單刀
單刀雖然招式繁多, 仔細觀察之後會發現其實都是幾個基本的動作在做變化. 就連所謂基本六刀也是如此.
單刀只要能夠掌握米字型的八種披砍方式加上刺擊, 纏頭裹腦, 履刀踏背, 單刀就可以用了. 其餘的招式都只是變化而已.
舉例來說, 削耳撩腮其實就是連續的八字形斜向上的揮刀, 刀劈三山其實就是退步的履刀踏背. 所以只要能夠掌握米字型的揮刀加上纏頭裹腦, 履刀踏背, 刀就可以應戰了.
接著, 討論用刀的原則.
雖然俗話說, 刀如猛虎, 難道應該要刀拿著就往前衝一陣砍殺嗎? 打群架也許可以, 一對一決鬥是不行的. 刀如猛虎應當是揮刀的時候, 要有一刀斬斷眼前所有的東西的氣勢, 刀往上揮的時候要好像連天都被你劈成兩半的感覺. 這是劍做不出來的氣勢. 一但攻擊有效果了, 應該要繼續追擊, 除非對手跑太遠或者有立即的危險, 否則應該要持續攻擊到對手倒下為止.
但是這並不表示刀就可以跟對手硬碰硬. 對戰的時候, 仍然要避免與對手兵器互相碰觸, 畢竟單刀是單手持刀, 比力氣並不划算. 儘可能用身法避開對手的攻擊, 或者利用角度讓對手的兵器由刀上滑開, 正面互相比拼力氣是不理想的, 而且如果對手懂得使用履刀踏背的話, 你會死的很快. (履刀踏背後面說明)
那麼刀在運用上需要很快速的揮刀或是很猛烈的斬擊嗎? 這也是不需要的, 刀是金屬製造的凶器, 只要有一般的力量和速度究足以殺死人了. 所以重點應當是流暢性, 練習的時候刀揮動的越順暢越好, 實戰的時候才能夠保持肌肉的輕鬆. 剩下的只要研究怎麼樣才能把刀放在對手身上就好了.
單刀的劈砍, 絕對跟斧頭的劈砍不一樣. 單刀最鋒利的部位是前端, 揮動時加速度最快的地方也是前端, 所以應該儘可能以刀的前端攻擊敵人. 也不須要求砍斷敵人的手腳, 只要能夠造成大出血就是我們的勝利了, 如此一來單刀的拖刀就很重要了. 因此, 如果有機會的話, 刀要在對手的身上拖過來拉過去.
基本刀
單刀的刀法, 講解三招就夠了. 這三招會用就可以變化了.
1. 纏頭裹腦: 不需要刻意站好藏刀式準備, 尤其是左手絕對不能先提起來, 那樣只會被砍掉而已. 用藏刀式引誘對手斜砍我右肩或者是直劈而下, 當準備好了之後, 由我主動迎向敵人, 逼迫對手揮刀攻擊我身體右側. 這時候人往右跨步, 用刀背迎向對手的刀使之往我深左側滑落, 同時手往前伸抓住對手的持刀手. 當對手的刀滑出我肩膀外的時候, 將刀由右肩直接抽出來往下劈砍對手.
這招的重點是靈活的腳步.
2. 履刀塌背: 當對手劈砍我, 而我與對手兵器接觸時. 已接觸點為支點, 用左手壓住刀背前段將刀尖壓向敵人的頸部. 不用擔心會被砍到手, 因為對手的兵器會順著滑落到我的刀盤上.
這招的重點是接觸的時候立刻運用接觸點作變化, 不要勉強比拼力氣.
3. 削耳撩腮: 當對手劈砍的時候, 視情況選擇左側或右側, 將刀由下向斜上抽擊對手的手腕. 使用的時候務必貼著對手的身邊將刀拖過去, 距離如果太遠, 對手情急回刀後砍, 一般來說都是雙殺的下場.
這招的重點是對手稍微有動作就能夠立刻判斷, 同時迅速向前做出攻擊的爆發力.
這三招運用得宜, 刀法就能夠掌握的不錯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