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780099466031.jpg (Because the rose is a symbolic figure so rich in meaning that by now it hardly has any meaning left.)

最近在宅伯的玩武見聞 看到一篇貼文討論傳統武術的招式命名方式與背後的含義。因為這個主題很有趣,我就做了一些回應,下面把在FB上的回應稍作整理之後重新貼到這邊。

在討論傳武技法命名、口訣用字其中含義的時候,我建議還要考慮一個問題是"口音誤讀和發展過程中理解上的流變"。
這是一個很麻煩,也容易造成討論複雜化的問題。但是確實存在。
舉螳螂拳或是北派拳法常用的口訣"閃賺騰挪"為例。
在教育部的線上字典閃賺的意思是戲弄、哄騙。
而在武術古籍中目前我看到“閃賺”最早在程沖斗的長槍法選就已經出現了,書中說了“誘敵即以閃賺為最勝”
在吳殳的手臂錄中,閃賺是跟顛提掛在一起的概念。
在手臂錄的閃賺顛提說中,吳殳說
"變而貼杆者閃賺,變而不貼杆者顛提。"又說"正而無變,其用不神,故閃賺顛提貴焉。" 可見吳殳的閃賺也是一種哄騙變招誘使對方出現破綻的概念,只是更加詳細強調了操作上的方法。
而"閃賺騰挪"中的騰挪在手臂錄中提到騰挪的地方是介紹楊家槍的段落 "竿子身長,腰軟頭重,其勢闊大而疎遲,其用在足,以騰挪進退,身如電光者為善" 
看起來騰挪還是身步法移動的概念。
也就是說,在明代 閃賺騰挪 是 閃賺+騰挪 這樣的兩個概念。
回到拳術範圍,在螳螂拳本家的拳譜羅漢短打通解中,閃轉騰挪的解釋如下“閃者如登炸目,瞬見象兒化杳無可尋,掌拳捶肘俱宜用之,若祇作躲閃之閃則辜負此字矣,賺者哄也,騰者閣也,挪者移也,俱有閃字在內。”
然而由於傳統武術傳承者文化水平高下不齊,各地口音差異也造成理解誤差,後來出現閃轉騰挪、閃戰騰挪、閃展騰挪。各種不同文字組合的版本,從本來的兩個概念的組合變成四個獨立字訣、獨立概念。邏輯上則從原本的戰術指導原則變得更偏向強調快速移動和蹦跳的身法要求,並且從錯字延伸發展出以此為基礎的完整理論和戰術。
這個時候如果要再回頭去糾正各門各派原本的用字和字意,其實也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類似的例子在各門各派都有,
比如太極拳的懶紮衣,在歷史上有出現過懶擦衣、懶摺衣之類相似讀音的用字。懶扎衣這招目前看到用字差異最大的版本是楊太的懶雀尾。其實我原本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懶扎衣跟攬雀尾有關係,直到我發現可能是因為台灣習慣讀攬雀尾(ㄨㄟ ˇ) 但是如果讀成攬雀尾 (一ˇ),兩招的名字發音就接近很多了。
在網路上看到農場文是這麼說。據說楊祿禪在北京教拳時,鄉音太重,北京的學生在書寫招式名字的時候又不敢去找老師確認才造成取名的誤解。甚至後人還為這個招式名字的由來編了一個很美麗的故事,並且從名字上又衍生了對招法觀念的解讀。起初只是一個用字錯誤,後來一樣是演化出一整套能自圓其說的體系。
對懶扎衣和攬雀尾的發音問題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懶扎衣如何演變成攬雀尾的永年廣府方言研究 
 
另外鶴拳的古譜鶴拳拳詩上,我也有發現比較嚴重的從口語背誦轉化到文字記載時,可能因為言者不識字,抄寫者不明白本意造成的錯字。
在鶴拳拳詩第三節的第一句"五指平和卒地,由解谿重落,節起豐隆至髀關直到魂門。"
有一版本的豐隆寫作了風浪。如果以風浪的用字去解讀,大概只能往鶴拳的翻浪力去理解。
但是我的老師曾經提到過腳上的豐隆穴為發力時,勁力會通過的穴道,對照前後文也都是針對穴道在做描述。其實如果用閩南語去閱讀,就會發現風浪和豐隆的發音相近,很有可能就是抄寫的時候聽著師長口頭背誦造成誤解。
 
所以雖然一旦考慮了傳承時的誤讀誤寫會造成研究時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是我認為研讀古譜時這是不可以被忽視的部分。如果疏忽了參照其他相關門派的拳論、同時帶甚至更早期時代的用語,就很有可能會像閃展騰挪或是攬雀尾一樣,在一個誤讀的版本上堆砌和前人本意不同的全新理解。
新的理解並不表示就會是錯誤的東西,但是如果站在研究前人理論的角度上來考慮的話,新的理解終究不是古人的本意,甚至有時候會變成強行解釋就可惜了。
arrow
arrow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