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39396852901.jpg

終於,我也要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挑戰完全沒接觸過的異國武術了。一個充斥著香料、瑜珈、咖哩味的神秘國度。

在YT上可以搜尋世界各國的傳統武術,有很多如果從來沒想過,沒刻意去尋找,正常狀況下永遠也不會被系統推薦。
這三段影片是我以前對印度武術好奇的時候找到的,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印度劍術的示範。

據我所知,大鬍子、包頭巾的印度人應該是錫克教徒。所以他們練得可能也不是Kalaripayattu,而是另一種錫克教徒練的印度武術。
神秘的靈魂原鄉,眾神之國-印度,有著很複雜的人種、文化、宗教和武術。沒有足夠瞭解的前提下,我也不敢胡說八道太多。
而且老師的印度英文口音真的很重,讓我再次感受到我的英聽跟狗屎一樣爛......

在影片中,老師示範了各種印度刀劍的用法。
尤其是刀盾術特別有趣。他們跟歐洲武術一樣使用鍋蓋大小的小圓盾和類似軍刀、馬刀的彎刀,但是跟歐洲盾劍術不同的是印度人在持盾的左手中還握了一把匕首,如此一來持盾手的攻擊力又提升了很多。類似的手持複數武器的做法在之後的示範還會出現,比如右手刀,左手拳刃加匕首或者是明明雙手持握雙手劍,左手卻還要再握一個小圓盾。

1639393539325.jpg 1639393698695.jpg1639393787328.jpg(好想多長幾隻手)

這個武術體系給我一種很貪心的感覺,好像如果可能恨不得多長出幾雙手,能再多拿幾把武器。
也許就是這樣的思路,印度教跟相關的宗教才會有那麼多千手神佛?

在使用小盾的方式上,跟HEMA的風格也不太一樣。
他們不太用持盾手掩護持刀手,但是會用盾牌去做阻擋對手揮劍軌道、遮蔽視線、用盾牌打開對方防禦或是直接用盾牌毆打對手。類似的武器組合,不同的運用思路。
做這種差異性的比較總是很有趣味。

我個人最推薦的是第一段影片。後續兩段影片主要是看老師示範各種不同武器的用法跟特性,可是因為老師喜歡示範一對多,導致技法的精細程度跟可信度下降很多,比較可惜。
我特別喜歡在第一段影片中,老師一開始就強調的,“刀不要互相劈砍格擋”和後續的示範。
可以看到老師在對敵的時候經常事先用刀尖刺向對手的手或是身體,嚇阻對手的動作,再接著視情況轉變攻擊方式。
1639393988487.jpg(當對手砍來的時候,用刺擊最快速的阻斷對手的動作)

這種做法讓我想到中國劍術有劍不交刃的說法,在王餘右太極連環刀的基本六刀中,面對對手的攻擊都是盡量直接用刀攔截在對手的手腕上。
在合氣劍中也有所謂音無之劍,強調攻防中雙方的劍不互相碰撞。
由於好的武器在古代就算不是價值連城,也是一種珍貴的資產,能不能保護好寶刀在世界各地都是一個武人技術是否高明的評價標準之一,也從此發展出一些戰鬥的思維或是概念。

這種技法可以理解成一種劍技的理想境界。
希望可以避免兵器的碰撞,減少刀刃受損和兵器揮舞軌道的完整,理想上甚至可以在交手瞬間氣定神閒的將對手一刀斬殺。
然而現實是很殘酷的,這種理想就跟傳統武術講不招不架就是一下,實際上卻常常連一下都挨不住就被擊倒一樣。在實戰中不切實際的追求理想的結果常常會被現實狠狠的教育。
現實的戰鬥中瞬息萬變,對手會有什麼反應總是出乎意料,反應不及而不得不用手上兵刃硬擋一下的狀況非常常見。
不過能不能辦到遠跟要不要去努力實現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情。
終極的理想境界就像是一座高山的頂點,每個人都在朝向山頂前進的路上。
反覆練習和對打實作,不就是為了有招一日能達到那個理想的巔峰嗎?

以下是三段影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