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文字的拳理

昨天(6/6)聽羅振宇的新節目,這期在談史實中的楊家將和評書藝人口中的楊家將為什麼差異如此巨大?
他提出的一個說法是口語文化的傳播本來就帶有即興創作的成分。
即使是同一個人,他在每一次的反覆講述中,都有可能因為當下溝通的需求而隨意增添刪改細節。
一個又一個不同的版本就這樣像野草一樣蔓延擴散。
只有在這些口語傳播被人用文字寫下,形成所謂的 "定本" 之後,是非對錯才被訂下標準。
這種自由生長的創意從此受到框架的限制。

這讓我想到傳統武術套路的演化。
我大學的時候,學一趟劈掛刀。那趟刀我很喜歡,所以學得很認真,但是在最後學收勢前幾招的時候,老師忘了中間一個銜接的動作。
那天老師在那邊練,死活想不起來那一下怎麼打。
這時候一個師兄從旁邊走過去,踢了幾個旋風腳說 "加旋風腳啊"
老師當下雙手一拍 "好啊!那我們就加旋風腳吧!"
從此那套刀最後就這樣加了一個旋風腳,雖然那套刀我已經忘了,但是我到現在也不知道這樣打到底對不對。

以前傳統武術的傳承也像口語說書一樣。
你一但離開老師教學的場子,剛剛老師才演練過的套路或是招法就已經隨風消散了。只剩下一個模糊朦朧的印象在你腦海,必須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去還原那個記憶,加深印象。
在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中,不知不覺那個東西就變化了。
變得不再跟老師教給你的東西一樣了。
有一天老師過世了,老師當天演練那招的身影全世界只剩下你還記得,但是連你都不知道自己練得跟老師的東西還是不是一樣。

在過去,武術的傳承就是這樣。
東西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型;
可能因為表演需要,老師就隨意調整演練的方式;
老師另外學過什麼、有過什麼際遇改變了想法,他就一遍又一遍得改變練法。
沒有人在意對錯,因為走出這個門,這就是只有你知道的秘傳。各種同名,但是看起來似是而非的套路就是這樣衍生。

後來有了文字紀錄招勢順序、有照片記錄標準定勢,甚至有了錄影紀錄完整演練的動態。
從此到底什麼練法才正宗就變成永遠吵不完的話題了。
這就是文化傳播,也是過去所謂 "不落文字" 的道理吧

明末學者黃百家曾經專文記錄他的老師王征南的武學。
在那篇文章末尾,黃百家說到有一天王征南看到他在做筆記,老師笑著這麼說

先生見之,笑曰:「余以終身之習,往往猶費追憶;子一何簡捷若是乎?雖然,子藝自此不精矣!」

是啊
當這些技術被寫成文字,黃百家從此心思就會放在這些落於紙上,不再變化的 "正確"
但是打鬥是流動變化的,不同時機跟不同的人戰鬥,都是充滿不確定的事情。
要怎麼用這些不會變化的 "正確" 去應對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戰鬥呢?
王征南說 "子藝自此不精矣!"
也許不是說黃百家學不會王征南教他的技術,而是說他從此學不到那活潑而富有生命力的術理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