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網路上看過有少數人認為王宗岳跟王餘右是同一個人,因為太極連環刀是目前可考最早以太極為名的武術專著。
先不考慮這件事情是不是合理,我們知道王餘右會刀法,但是他到底會不會拳術?
雖然會刀法應該也會拳術邏輯上合理,但是除了這點猜測以外,我認為他懂拳術這件事還是有一些枝節可以佐證。
最重要就是在民國四年孫祿堂出版的 "形意拳學" 的推薦序裡面,文章作者 趙衡 寫了一段話
"往歲某見有寫本五公山人新城王餘右所著刀法拳術,心竊好之,而未暇錄福以存,曶曶今二十年,十三刀法已梓行,不復能憶其拳術......"
在趙衡當年看過的手抄本之中,王餘右的著作其實包含了刀法和拳術兩個部分。當他看到刊印的版本只有刀法時,還在遺憾他想不起來拳術的部分了。
目前最常見的版本,是以民國二十五年,唐豪的註解本為基礎去重新排版。唐豪用來做註解的則是民國二十年上海蟬隱廬出版的太極連環刀。
不論是唐豪的版本還是蟬隱廬的版本,在最後的誘敵三式之後都是 "下缺....."。書是缺頁,不是到此為止。
所以趙衡在清末(民國四年的二十幾年前)看過的版本曾經是包含有拳術的章節,但是四十幾年後公開發行的版本已經缺了。
另外一個是從原書的內容裡面來推測。
在太極連環刀的六段套路的第二路,裡面有兩招 "左纏胯打、右纏胯打"。假如明末清初的胯打跟後來北派拳術裡面的胯打在涵義上沒有什麼變化的話,那這個胯打應該是一種拳術上常用的近身身打的招式。由於不是直接用拳頭打,而是用下肢卡位加上身體擰轉發力來把對手連打帶摔,確實也適合在刀術近戰時使用。
從刀法套路包含了這個技法來看,王餘右除了刀法以外也懂拳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所以如果有朝一日能夠看到當年趙衡看過的手抄本,或許在刀法的誘敵三式之後就是拳術的章節了。
真希望那份手抄本能在中國後來一系列的災難中殘存下來,然後我有生之年能看到那份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