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縱鶴拳中,呼吸法是一個重要的訓練項目。
外顯得是發力時的吸氣鳴聲(我打拳時那個像打呼一樣的 "呼" 的吸氣聲)或是開聲發力。
不讓人看的是三戰中的呼吸吐納法。
今天來講講我對三戰呼吸法的體會。
實際怎麼做,就不詳細講了。
總之在做三戰的時候,我們的呼吸其實有一些外人看不出來的變化。這些呼吸法的目的跟效果很多,每個老師有不同的說法。我不見得都有體會,也不見得都知道。所以這就我的一家之言,專門凸出一個簡單膚淺。(打預防針)
縱鶴拳過去也叫做軟拳,所以我們練拳的時候講究放鬆不用力。
但是放鬆不用力,又要怎麼產生各種發力和變化?
依靠的一個要素就是 "呼吸"。
外顯的動作快慢和用力大小與內隱的呼吸吐納是相輔相成的。
也就是說呼吸的速度,跟身體發力的速度會互相影響。
我們很難做到呼吸很慢但是動作很快;反之亦然,我們很難做到呼吸很快,但是動作很慢。
所以我們可以藉由放慢動作來放慢呼吸,當然也可以用加快呼吸來瞬間讓身體的動作加速完成。
我認為(強調一下,真的是我認為啦)三戰的呼吸法就是在練這個。
所以我們在打三戰的時候會做長吸短呼、短吸長呼、吸了又吸、呼了又呼......這些不同的吐納法,其實就是在練呼吸跟身體運動的統一。
當我需要吞、吸這些較長時間的發力來牽引對手時,搭配的是勻長的吸,讓身體產生一個持續不中斷的施力。
但是當我們找到一個時機需要發力打入,我們原本綿長的吸,可以舜時變成短促的吐氣,激發身體四肢瞬間的加速來完成爆發性的動作。
一但我們把呼吸法和身體運動相結合來看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長吸短吐、短呼長吸......其實就是在練習戰鬥時各種發力打入、收手拖拉又發力打人、拉扯抵抗、發力搖晃......各種爆發加速和持續施力對抗的呼吸變化。
知道這個有什麼用?
其實沒什麼用。
因為歸根結柢,我們的目的只是練成呼吸跟身體運動的統一,知道怎麼以氣催型,也知道可以以型御氣。
真要運動的時候,這些還是要交給身體本能去處理。一但有意識的去干涉,反而協調容易被打亂。
這種有意識的去訓練原本沒意識到的事情,最後又要去除自己的有意干涉,讓一切回歸無意識的本能,好像也很符合中國人的修練邏輯。
正是所謂 "有形有意都是假,拳到無心方見奇。"
當然,如果覺得我說的錯、膚淺,我完全同意。
三戰很深奧,呼吸吐納內功有很多內涵,我就是分享一點我的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