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麼......二刀,接下來是拷問時間
昨天的比賽因為時間因素,這次只打了單手鋼劍。
沒出劍池,打的也不好。
也不用找理由辯解,總之缺乏練習,表現不好是事實。
這次也不像以前,參賽前會有思考一些想在賽場上驗證的打法,什麼也想不出來就上場了。
總之我來、我上、我回家,悄悄的我來了,悄悄的我走了。
我不是歸人,我只是打輸了。

但是該做的反省還是得做。
在第一場,上場的時候我可以感覺因為久沒打,動作有點僵硬放不開。
對於被打的恐懼也讓我沒辦法深入有效距離內。所以當我做一些佯刺希望能引誘出對手防禦或是後退的反應時,因為距離太遠,這些佯刺反而變成對手絕佳的突破機會。
這個狀況在後面跟羅大誠對打的時候也一再發生。
總結就是不構成威脅的試探,只是個大破綻。
再來是第一場的對手在比賽中大量使用高舉劍的上段架式。
這個架式雖然不能說陌生,但是在我們自己人練習時確實也不常見。
一看到這招的時候,內心跑過很多想法
"壓進去逼他砍嗎?等他砍下來再反擊嗎?再刺一下讓他換架式?冒進會不會變互擊......" 
想法很多,進退失據,打起來就沒辦法果斷。二錯。
不過第一場有打到跟對手抱著扭打,倒在地上還是蠻刺激的。

第二場跟羅大誠老師打的時候,動作連續性的貧乏就更凸顯出來。猶豫、無效的試探、攻防連續性不足,面對久經沙場的老將時打的就更加有心無力。
而且羅老師在對打時不太常做多回合的交劍和距離控制,逮到個機會就會忽然突進,貼身戰鬥。
這種打法讓我適應不良,也是之後須要學習應對的風格。

第三場的時候,對手是練軍刀的。
賽前他的跳躍暖身看起來就很靈活,真打果然進退速度很敏捷。
不過對手願意跟我打一點距離控制還有攻防交劍,打起來有比較過癮。
中間我有嘗試在交劍中切入用左手輔助控制對方持刀手做反擊,可惜都因為對方移動很快而沒有成功。果然還是距離控制出了大問題。
總而言之,這次的表現我自己很不滿意。
另外就是規則方面的修正。
在賽前一個月,VN舉辦了兩次的試斬課。
在課堂上大家對於刀劍攻擊需要什麼樣的加速度才能產生足夠的威力,在觀念上有一些修正。
所以比賽上對於怎樣才算有效攻擊的認定變得比以前嚴格。
有些時候連想拚死打個互擊都做不到。
怎麼在更完整的揮刀行程和更小的破綻之間取得平衡,也是一個之後要考慮的問題。

最後還想說的是,當天除了自己參賽的部分,我也看了不少比賽。其實能打鋼劍的選手,很多都已經有不少兵擊比賽的經驗。
這些人的每一組攻擊從試探、引誘、攻擊到最後的防禦後擊,都已經練成本能了。所以他們可以打得既果決,卻又不會莽撞的頻繁發生互擊。
套句黑白大廚的安評審說的話 
"完成度很高!"
這個完成度也是我想追求的東西。
希望下次比賽能有更好的表現,能端出可以上桌的料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