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步戰防衛的藝術、維多利亞時代晚期軍刀術與太極連環刀

新買的書下班的時候寄到了,是兩本軍刀教材
步戰防衛的藝術 還有 維多利亞時代晚期軍刀術
我一直覺得軍刀的技術和練習方式很值得想用中國刀劍技術做技擊的人參考,只是大部分的資料都是英文的,要閱讀不是很方便。
這次難得朋友說有中文譯本可以看,我就手刀買了。
隨手翻一翻,果然很精彩。
難得可以沒有文字隔閡的用現代中文閱讀這些劍理。
對照著中國刀譜一起看,也立刻就看到可以互相印證的理論。
比如在 “維多利亞時代晚期軍刀術” 的最後幾頁,有一個段落在討論是否應該大動作揮刀。
裡面有一段話這樣寫
“理論上,先手出擊(lead off)並發起直接斬擊(direct cut)的方式只有一種,即直接斬擊頭部。在腿和手發力配合好的情況下,這樣的斬擊就算不抬起來太多,也能施加充足的力量。......”
也就是說,先手攻擊一定是對著頭打。
恰好在太極連環刀的 “行刀母八法” 的開頭段落可以對照著看
“......前乃靜中待動,此是動中制靜,前系客先主,此系主先客。動則應之,不動則誘之,此武藝中之秘言也。”
在說完上面這一段之後,後面教得八招以動制靜的招式通通從 “發刀虛砍客面胸肚處” 開始。
也就是說,中國的王餘右和英國的劍士可能都認同
“主動出擊就要攻擊頭部這種致命部位,迫使對手必須反應我的攻擊,後續我才能再隨機應變,始終維持先手的主動權。”
這樣東西比較著看或許能發現什麼我之前沒留意到的盲點。
看來這個連假可以過得很快樂了。

步戰防衛的藝術、維多利亞時代晚期軍刀術與太極連環刀

步戰防衛的藝術、維多利亞時代晚期軍刀術與太極連環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