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4.jpg(北宋易元吉 縛猴竊果圖)

原文:

主發刀如前。客從腳下發刀,刀口向上,對主左腳而腿處砍來。主便翻身(註1)如前式,擦靠敵腕,翻刀自裏轉外砍敵項腹等處。

歌曰:

前後三刀式略同,身高身矮定神功。欲知此內精微意,細玩翻刀遠近中。

註1:翻身。此處我懷疑是翻刀的錯字。


翻譯

主用跟前面相同的方式發刀砍向客。
客從腳邊發刀,刀口向上用撩刀對著主的左腿砍來。
主像之前兩刀一樣順勢翻刀,目標是用刀口去擦靠客的手腕,然後由裏向外砍劈客的頸部或軀幹。

詩歌這麼唱:
撥草尋蛇、順水提魚跟山猿探穴這三招大同小異,主要在於身形高低的差別。想要了解這三招的精妙之處,必須細細體會翻刀法在不同距離下的變化。


在大家都以為我又棄坑了的時候,又來更新太極連環刀了。

山猿探穴的基礎跟撥草尋蛇還有順水提魚大同小異,只是客的反擊變成用撩刀攻擊主的下半身。
其實我認為這種反擊方式是比較不合理的。
因為客撩刀反擊主的腿部,等於放棄保護自己的上半身任由主作攻擊。就算真的成功撩砍到主的腿,也有很大機率同時被主砍到頭身造成致命傷。犧牲一顆頭來換一條腿,很不划算。假使客真的要用撩刀反擊,比較合理的攻擊目標應該是主的持刀手。
先阻斷主的揮刀再進一步攻擊軀幹才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先忽略會不會雙殺的問題,畢竟招式是這樣設計的,或許作者真的遇過有人這樣反擊。
這邊我假設客要使用反撩必須往右側方挪步閃開主的劈砍,同時進行撩刀反擊(這邊在錄影的時候有失誤,我沒注意到我妹多走了一步左腳,會拖慢出刀的時間也影響攻擊角度)。由於客的反撩是從比較低角度的位置攻來,主第一刀的劈砍會下到比前兩刀更低一點的位置,大約直落到腰腹部的高度才翻刀。
在這裡原文中翻刀時的目標是要去擦靠客的手腕。
關於擦腕(影片中我改成截腕)這一點在看原文描述的時候我覺得很難有機會走到那麽近來針對手腕擦靠,實際演練的時候卻好幾次不小心就翻刀截到客的手腕。所以這個做法其實是有可行性的。
這是因為客的撩刀相對於前兩刀的刺擊高度最低`距離最近,因此主才有機會翻刀就能擊中客的手腕。(在下一篇三招一起做討論的時候我會做個示意圖說明)
不過必須注意的是截腕由於雙方距離太近了,主其實也站在客的攻擊範圍內。實作中我也好幾次在截腕的同時被劃傷腿部。雖然相比起客的脈門被我割開,我腿部受到的傷不算大,但是這麼近距離確實也是有被誤傷或是互中的可能。算是有點風險的處理方式。
所以如果不想做這樣高風險的招式的話,其實在稍遠一點的距離主要以防禦對手的撩刀為目的來翻刀應該是一個比較安全的選擇。
也就是說,同一個翻刀的動作如果想積極進攻,可以衝得更內圍一點反擊客的手腕;保守的話也可以拉稍遠一點,以翻刀防禦為優先,攻擊是抓翻刀之後針對對手頭身的反殺。
書中大部分的反擊或是防禦都可以這樣以第一刀就積極反殺或是保守一點的先防後攻把同一招區分成兩種不同的攻防手段。

終於把撥草尋蛇、順水提魚跟山猿探穴這一組三招寫完了。下次就針對這三招的共通性寫一篇統一的討論。
這次用得是六藝武學新推出的安全兵器牛尾刀-正言,採用一般鋼刀的刀柄和護手結構,所以持握的手感跟一般鋼刀差異不大。有興趣可以向六藝武學了解更多細節。

以下是影片示範

arrow
arrow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