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2.jpeg

原文

主發刀如前。客出刀平刺主腹。主翻刀如前式,自裏而外砍敵項。否則敵器所來甚低,蹲身恐不能躲;自外轉砍又遲,如犯則傷。今自裏擦劈砍項者,使其不得復開門路,得之疾速之故耳。

歌曰:
刺胸刺項一般同,裏外逢迎要細窮。
身落低蹲敵落定,平身裏取始成功。
欲從外砍刀迎慢,敵器飄來在我躬。(註1)
知命不立巌牆下,況關生死兩爭雄。

註1:躬。身體。


翻譯

主用跟第一刀一樣的方式發刀。客向右閃身,同時出刀平刺主的腹部。主如同上一式,順勢快速地向下翻刀,然後由裏向外砍殺對手的頭頸。
必須如此應對,不然敵人的攻擊位置很低,想像撥草尋蛇那樣低蹲可能會來不及迴避。
防禦之後轉由外側做攻擊則速度較慢,這麼做可能會來不及應對對手的變招,而遭到攻擊。
我們從裏側擦開對手的刀,砍劈他的頭頸,能夠讓他來不及變招,甚至來不及躲避,完全是因為這招又急又快的原因。

詩歌這麼唱:
對手刺胸和刺頭的應對方式大同小異,要從裏側還是外側接刀跟反擊必須仔細考慮。
要在對手的刀砍到之前蹲低身姿,由裏側反殺對手才能得手。
如果想繞從外側砍會太慢,對手的刀還是很可能會追砍到我身上。
俗話說君子不利危牆之下,何況是在這種性命相搏的時候選擇比較慢的刀法。


好久沒回來寫太極連環刀了,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時間跟場地請妹妹協助餵刀,所以就一直拖著。
不過前陣子跟朋友交流兵器對打驗證了一點東西,而且居然被催稿了,所以終於我又回來寫太極連環刀。(換拳擊的藝術要放一陣子了)

這一刀叫做順水提魚與前一招的撥草尋蛇還有下一招山猿探穴,這三招是屬於同一組動作,對應對手不同距離和高度的反擊所產生的變化。
上一刀面對試探性的直劈,反擊的方式是閃身直刺主的面部。主應對的反擊是縮身翻刀由外側向裏側砍劈還擊。照王餘右詩歌描述,刺頭或是刺胸部的應對方式是一樣的。
這次同樣的直劈,客應對的方式是閃身平刺主的腹部。
正如書中所說,由於這次對手的反擊來的很低,目標是腹部,這種高度蹲低閃刀就沒有意義了。即使真的蹲下去閃,也是變成頭面中刀而已,對於保命來說毫無意義。
所以王餘右書中建議就不要蹲了,直接翻刀擦開對手的刺擊,然後反手用跟撥草尋蛇相反的方向自裏而外反殺對手的頭頸。

這一刀在閱讀的時候,我心中存有一個疑惑。從裏砍跟從外砍的路徑距離只有差一點點,真的會慢到讓王餘右強調欲從外砍刀迎慢,敵器飄來在我躬嗎?
所以在實作的時候我除了照書上說得自裏而外砍敵項以外,也刻意做了如果“我是從外向裏砍在對手會做後擊時會發生什麼事情?”的實驗。

事實證明,王餘右說得是對的。

在擦開敵刀之後,如果我選擇自外而裏砍,在對方不放棄還擊或是他的刀處於失控狀態亂揮時,很有可能會同時或是稍慢也會落在我的身上造成互擊。輕則開一道傷口,倒霉一點可能會造成致命傷。
但是如果是自裏而外砍,的確可以在對手回擊前更早一步在對手身上砍下足以造成重創的一刀。
即使來不及砍殺對手或者對手回擊的速度真的很快,也能輕易將原本砍向脖子的刀轉向先砍對方的手或是格擋對手的還擊。
有些東西還是要實作過才能確實地理解其中的道理所在。非常有趣。

下次再寫下一刀山猿探穴,這一組三刀就會結束了。然後要來比較一下這三刀所選擇的還擊方式除了字面上有提及的部分,還有什麼其他直得推敲的細節。

以下是影片示範,練功房整理好之後終於第一次拍影片露面了,真害羞。

arrow
arrow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