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劍部分的剪輯
果然對打之後一定要剪影片做檢討,打完當下覺得打得不差,看影片才發現其實沒做出幾次有效的攻擊。哀傷
檢討一些我覺得值得講講得心得
1. 氣合(喊聲)
有另一段對打我沒有剪進來,那場我有做到每一下攻擊都喊聲,但是後來的對打又喊不出來了。
我認為是主動性的問題。
有喊聲的那場對手不敢先手,所以我可以做好準備主動出擊,就有辦法喊聲。
但是影片裡面那幾場我都太被動了,變成等待對手先手之後我才反應。主動權不在我,就很難做好喊聲的準備。
看來喊聲是一種爭取主動的表現。
2. 刺擊
我蠻喜歡這次對打做出來的刺擊,終於能把合氣劍的刺擊做出來的感覺。
合氣劍的刺擊跟劍道的不一樣,我們會做稱為一重身的身步法。整個人站到武器的另一側,刺擊的距離雖然比較短,但是能把對手的人跟武器擋在另一側,減少互擊的可能。
應用上跟素振練法一樣,先做劈砍逼對手格擋之後在維持跟對手兵器的觸覺狀況下進行走位跟刺擊。
這次能做出來,我覺得兩個原因吧
一個是前陣子花了些時間研究刺槍術,合氣劍這種整身撞進去的刺法根刺槍術有點呼應;
另一個則是對手實在太會刺了,我這也是被逼出來的反擊.....而且得手也不多。哀傷
不過能做出來也是蠻開心的。
3. 推頂
不知道應該要怎麼形容,總之就是我劍柄跟對手劍柄推到靠近的那個動作。這次做了不少這個動作。
從這裡又能再體會到合氣道的體術跟劍術之間的關係。
合氣道體術的基礎之一就是雙手往前推打對手的臉,讓對手在防禦的時候身形歪斜失去平衡。
應該就是源自於這個兵器上的推頂動作。
聊聊打棍法
昨天是我第一次打長棍,很好玩。
我的打法就是去年學過的沖繩棒術加上自學的一點南派雙頭棍。
對手是練北派棍法的。
先講對手給我的當頭棒喝。
北棍靈活,穿梭換把很快,戴著手套卡手了都比我快。
所以長度變化很靈活,能很好的發揮長棍的最大攻擊距離。
有時候棍一下子收到身後,會進入視覺的死角。
我被紮實的打到頭那一下,當我看到棍子打下來的時候已經完全來不及處理了。
真的有變化莫測的驚奇。
我用南派雙頭棍法,手基本上握中段不換把。
攻擊距離短是一大致命傷,但是雙手握中段的好處是防禦力蠻好的。
尤其是最基本的上下左右四邊防禦會很直覺,不需要換把調整手的位置,支撐力也很強。只要是用中段擋住的攻擊都不可能扛不住。
最致命還是攻擊距離的問題,之後還得花時間研究看看。
南棍,尤其是雙頭棍真的蠻好玩的。
練起來、打起來,感覺都能跟拳法有呼應的地方。
再多研究研究,或許不只武器上會進步,連拳法也能得到觸類旁通的提升。
單手刀對抗的紀錄
前兩場的對手劍都又輕又長,在長度跟速度壓制下被打得有點懷疑人生。
最後一場跟Messer打,節奏感才有比較適應。
不過輕劍的速度壓制還是蠻值得挑戰的,如果能找到方法跟輕劍打,整體技術肯定會有提升。下次再打看看。
關於王餘右為什麼喜歡重刀
我目前的猜測是他喜歡用重刀重擊逼對手格擋,然後在武器質量和長度上取得槓桿優勢。但是這個打法成立的前提是他面對的對手是傳統中刀中劍。
如果遇到極端輕、快、長的單手武器這種打法還能成立嗎?
或者是我的理解還不到位呢?
再研究看看
還打了鈎鑲跟合氣杖,就不再多做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