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bjBxtkW3-wFNMjGCN3GFx6wklT1z40w2KYCRNimAkQ.jpeg(宮本武藏的自畫像,圖畫中他持刀的方式就很類似 順膝垂執

這次把討論的部分放到最後面去


原文

步立執刀式

步立執刀,面對敵人,訣以左肩向前,藏刀於右,或右肩向前,左右皆順膝垂執,然多左肩向前者,偶換轉右肩,蓋進步之行式也。敵犯於我,不閃退者多,我以右肩向前,執刀迎敵逼進,敵或退步躲我,我則用刀在前,便於應截,又以刀護往我身,且用之近便故也。

或曰:既右肩向前迎便,何不皆用右肩向前,而又多用左肩向前,其故何與?
曰:左肩向前,係未發刀之先,恐敵器撥打,故藏身右,且未發之際,不欲人見,既發之後,敵已有防,我身趕進,則又宜於器在前,而人在後也。


翻譯

步立執刀式

以自然行走的姿勢站立持刀面對敵人,刀訣中以左肩向前,將刀藏在身體右側,或者右肩向前。不管左邊或是右邊,執刀手都是順著膝蓋自然下垂。通常都是左肩向前的架勢,偶爾也會轉換右肩向前,主要是在前進時左右自然轉換。
當敵手攻來,通常我們不向後退,而是以右肩向前的姿勢,執刀迎著敵人逼進。對手有可能會退後躲閃,我們就要把刀舉在面前,以便應或是對截擊對手,既能用刀護住自己全身,也方便隨時可以運用刀械做攻擊。

有人就說了:既然右肩向前比較方便迎敵,為什麼不乾脆都用右肩向前就好。反而多用左肩向前,這是為什麼呢?

我說:左肩向前是在出招前,為了避免被對手用武器撥打我們的刀,所以先把它藏在身旁。而且還沒出招之前,不希望被人看見我們的刀。一旦發招之後,對手開始防備我們的刀,同時我們又正在逼近對手,這時就應該要武器在前,而人在刀後了。


討論

這篇步立執刀式王餘右討論用怎麼樣的預備姿勢跟對手交戰。

王餘右主張以左肩向前,右手持刀自然貼身垂放。
這是一種相當沒有防備的姿態。對於刀劍戰鬥來說,實在是相當危險的站姿。王餘右對這個站姿的解釋是“左肩向前,係未發刀之先,恐敵器撥打,故藏身右,且未發之際,不欲人見,既發之後,敵已有防,我身趕進,則又宜於器在前,而人在後也。” 
在比賽中常見有人在對峙時撥打對手的兵器,如果一時疏忽被拍開兵刃,容易來不及應對對手的追擊。所以筆者自己在兵器對打的時候會習慣性的避開對方拍打兵器的動作,因為我希望維持對武器的操控。王餘右這種把刀藏在身後的姿勢或許是相似思路的極端做法。
暴露在前方的左半身也有示弱誘敵的效果,可以減少對手虛虛實實的試探,更容易捕捉反擊的時機。不過前提是對自己的實力和距離感有相當高的把握,有自信不會先中刀.......
此外,在日常的衝突中沒有裁判告訴你 “比賽開始!”,所以什麼時候要動手是雙方自行判斷的。
不舉刀,就好像還沒真的打算要戰鬥,對手的警戒或許會稍低或者對方會覺得還留有商量的餘地。殊不知我已經準備好要砍他了。這種狀況多少帶有一點偷襲的意味。也就是所謂 “要打裝作不要打,能打裝作不能打”

這種思路會比較適合街頭遭遇的衝突,而不適合擂台競技。原因很簡單,擂台上的對手就是要上來跟你分勝負的,沒有任何其他斡旋的可能性存在。裁判一喊開始,對方就做好要戰鬥的準備了。這種時候或許就很類似王餘右說得 “既發之後,敵已有防,我身趕進,則又宜於器在前,而人在後也。” 擂台上,敵本來就有防,這時候還是把器放在前,而自己在後吧?

這種完全不做預備架勢以誘敵的思路在拳術中也有,之後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做討論。(嗯?又來?)

另外從“然多左肩向前者,偶換轉右肩,蓋進步之行式也。” 也可以看到王餘右是怎麼進退移動的。
他使用的是同手同腳的移動方式,類似合氣道的半身轉換。預備架勢通常都左肩向前,前進的時候會右腳和右肩一起向前。這種身法在後面招式應用中會常常出現。

以下是筆者自已嘗試擺出動作的照片和影片,僅供參考。

IMG20200730215846.jpgIMG20200730215905.jpg(順膝垂執,左肩向前者)

IMG20200730215856.jpgIMG20200730215913.jpg(順膝垂執,右肩向前者)

 

(然多左肩向前者,偶換轉右肩,蓋進步之行式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