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dhW7XABfwtFQPkdyyzs.jpg

當時開始對發勁有一些新的體會,所以紀錄了一些關於什麼叫做發勁的想法。
現在覺得似乎又太過強調鬆柔沾黏了,當時對發勁和鬆柔沾黏的理解還是太膚淺刻意了。


發勁如放箭

文章日期:2012-07-29 22:17
弓:手、骨架、結構
弦:勁力、勁線
箭:對手的結構、勁力
 
發勁如放箭並不是指出拳就像放箭一樣快。實際上搭弓放箭,要放的並不是拳頭。發勁如放箭指的是勁力穿透的速度極快,就像是拉弓放箭一樣,只要將箭搭上,一放就中,發而中的。
 
射箭的時候,需要有弓身、弓弦和弓箭,三個要素齊備才能達成。發勁也是如此。
 
將負責接觸對手、傳遞勁力的手肢類比為弓身,將收束在身內的勁力(或勁線)類比為弓弦,而弓箭指的則是與我接觸的對手的肢體、架構與勁力。
所以當我拉弓(手肢)引弦(勁力),搭上箭(對手),放出去的並不是我的手或拳,而是讓勁力穿透對手,將對手發放出去。
 
正如要發箭,自然需要拉弦。如果我與對手的手肢接觸上,藉由聽勁掌握到了對手的手力之後,此時也只是將箭靠在弦上。如果這時候我也用力與對手的手力對抗,就只會變成硬碰硬的頂牛,達不到勁出如放箭的效果。只會變成鬥力,遲鈍而沉重。
 
正確的作法,應該是在掌握到對手的手力之後,要在保持弓身(手肢)不產生位移形變的情況下,放掉我的手力(見力棄力)。如此對手的勁線才會接上我的勁線,則對手的力方能為我所用,而我的勁力也才能完整的的傳入彼身。不會有任何延遲、損失,發而中的。
 
到此即完成搭箭拉弓的動作,此時切更不可用力,只需輕鬆伸展,即可達成拉弓放箭,發勁如放箭。由接手聽力,到搭弓放箭,全靠鬆柔沾黏與聽勁,方可達成。
 
如此也是老師所謂,伸手便有東西是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