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2949331_371680837812149_6082467045918623766_n.png(所有學員的合照,前排的女同學真的很猛)

認識見真武學羅大誠老師是幾年前在兵武盃的賽場上。當時看到有人號稱用中國刀劍術參加兵擊比賽讓我相當吃驚。
起初我也是心存懷疑,從一開始的“他們真的能打嗎?”
然後發現他們真的能打,心裡的疑惑又變成 “他們真的是用中國刀劍術嗎?”
直到最後我必須承認 “我服!他們師生確實一直用中式刀劍術在打兵擊,而且打出了好成績。”
於是我開始好奇,他們平常是怎麼上課的?
所以當我看到收到羅老師開了“一日懂劍術”的單日課程,我毫不猶豫的就報名參加了。

課程名稱“一日懂劍術”其實是比較誇張了。畢竟俗話說“百日刀、萬日劍”,僅僅只有一天是不可能真正掌握什麼深奧的劍術的。
所以這其實是一堂面向對刀劍武術幾乎完全不懂的初心者的推廣體驗課,以讓初心者快速對劍作為武器的用法有基本理解為目的。
當天的課程內容其實是羅老師將他劍術初級班的重點在一天內快速帶過一次,以劍訣為主、步法為輔,加上一些互動對練來讓學員了解一把劍有哪些基本的用法。

劍訣的部分其實看得出來是以武壇的十字劍訣為基礎,但是又不完全是依照傳統十字劍訣的教法,一式一式單純的反覆操練。
羅老師將劍訣的教學順序和動作細節參照他自身練武的經歷和兵擊比賽的心得做過不少調整。
比如劈劍訣,以前我只學過單純的上步直劈,在羅老師的課堂上,他不只講解了劈劍作為攻擊手段的用法,也解釋了劈劍也能用來防禦對手的刺劍,或者和削劍結合變成斜劈,放大動作變成掄劈......等等。這個字從一個單純的招式,變成了一系列和相關連的技巧分類

P_20220228_121113.jpg(揮劍訣的練習)
此外羅老師還把劍訣分類成偏向攻擊的劍訣和偏向防禦用途的劍訣,方便學生理解這個劍訣在劍術運用上的定位。
以這些概念來重新理解劍訣,刺、削、揮、提、抹......等等字訣,都可以變成一種技法的大分類。將來在分析套路時,就能將招式歸類到某個字訣下或是同時複合複數字訣,學生能快速理解這個招式的重點所在。劍訣作為劍術的基礎的概念徹底展露出來。

步法練習的部分。羅老師在開始帶大家走步法之前,先用諸如螃蟹步、單腳跳...等方式讓大家暖身並熟悉肢體活動的方式。
正式開始練習時,也是類似劍訣的概念。老師不只解釋了每個步法的走法,也詳細解釋了每個步法用途。
比如說過去我其實不了解丁步這個步法的用途,經過羅老師的解釋我才明白,丁步原來可以用來在技擊中突然改變攻擊的節奏、距離跟角度,讓對手的預期落空,措手不及(就是我)。

P_20220228_153710.jpg(跳躍的步法暖身)
明白每個步法的目的之後,更能體會所謂教步打師父是什麼意思。同一個劍訣,配上不同的步法,瞬間能生出很多技法上的變化。
劍訣加上步法,就像是劍術最基礎的積木原型,熟悉每一塊積木的形狀之後,再宏偉的高樓大廈也脫離不了這些元素的堆砌或是變形。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這堂課的話,"一日懂劍術" 或許也不是那麼浮誇的課程名稱。
只不過,師父領進門,剩下的修行都在個人。如果日後沒有繼續練習,深入了解這些字訣步法,功夫也是不可能有什麼長進的。而且據羅老師所說,這些只是初級班的教材,後面還有中級班、高級班,劍術之道浩如煙海,也絕對不只光靠這些字訣就能囊括一切。
劍術確實是一門充滿魅力的藝術。

在休息時間和羅老師的閒聊中我明白,這次上課的教案已經是他更新過的第三個版本。
每當他有一些新的心得體會,或是對教學方式有一些新的想法,他都會將教案做調整更新,他也花過不少時間跟金錢學習各種上課技巧。確實是很用心在精進教學方式的老師。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上課使用的安全劍是見真武學CK工作室一起開發的。重量比較輕,有一些技法可以比較容易練習,護手跟柄頭也都相對柔軟,安全性跟操作性都很不錯。這幾年有越來越多不同開發理念的安全兵器陸續出現,對於喜歡兵擊的人真的是一大福音。希望兵擊的參與者和器材廠商都能繼續蓬勃發展。

總之這次的 "一日懂劍術" 課程內容真的很豐富,我得到很多收穫跟啟發。日後如果還有其他類似的課程,應該還會去參加學習。也推薦對劍術的用法有好奇的初心者可以去體驗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