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年年初在粉專上分享的一系列中達也教學影片的觀後心得。
把原本三篇文章稍微調整過之後整理成一篇PO出來。給沒看粉專的朋友看看,也方便自己留存查閱。
以下是本文。


這個影片存在播放清單裡面一陣子了,今天才終於看完。
中達也老師的新年免費企劃,片長85分鐘,很精彩。
從一開始的行禮開始,連結到呼吸法,上中下三個丹田的重心移動,人體的三角形結構胯關節的運用,利用體重位移的發力......
整堂課的內容很精緻的整合在一起,抽掉其中一個環節,下一個段落就會缺少關鍵要素。
不虧是名師,能在一個多小時的節目裡把這麼大量的訊息用最基本的技法傳達的這麼精準。
喜歡內家武術的朋友,我很推薦看一看這部影片。中達也老師的空手道精緻的內涵完全達到我所認知的內家功夫。
比如他提到 “靜中動”,大意是 “即使是靜態的動作,仍然有力量的循環在身體內部運作”。
有看過整個影片就能明白,他說的力量不是虛無飄渺的東西,而是很科學的重心、結構和肌肉骨骼的伸張壓縮.....等。看過整堂課之後,“靜中動” 這三個字立刻從很虛幻的名詞變成很精確的形容。非常了不起。
此外像是重心在三個丹田之間的起落,也和傳武的吞吐浮沉或是砸丹田、射丹田一類的心法暗合。練過傳武的朋友看了應該都會很有啟發。
負責代表觀眾來體驗這堂課的女主持人應該是學習過中國武術。
在身體操作還有觀念理解的速度很快,不過她也確實有很驚人的吸收能力,學習的速度蠻嚇人的。
影片中有一些驗證方式,其實可以算是教學技巧的把戲。不是騙人的,但是實用上的效果並沒有體驗上那麼神奇。
這種方式很適合用來讓學生快速理解老師要傳達的觀念,以及建立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讓之後的教學更容易進入狀況。這種教學技巧在女主持的身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中達也老師幾次神奇的技法驗證之後,主持人對老師幾乎是五體投地,言聽計從。
這部影片真的很不錯。
練習空手道、練習內家武術、甚至是老師學習教學技巧,我認為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值得在週末花一個半小時看一看。

接下來我想詳細討論幾個細節主題,首先是 "三才跟自由"。
在中達也老師的影片中,關於丹田和重心,他提到幾個很有趣的觀念。
一個是身體可以分割成幾個三角形的結合。
另一個是頭跟兩肩形成的三角形,兩肩跟丹田的三角形,丹田跟兩腳的三角形,在頭頂三角形的頂點還有一個反過來向上的倒三角形。幾個三角形的力量是以頂點對頂點互相匯聚的。
然後是移動或是出擊時,"一個動作的結束,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動作之間必須循環往復,不能有斷點。
這些讓我想到當年我還是武術萌新時,在學長的帶路下拜訪過一位老師。老師跟我介紹過他所理解的 "三才" 的觀念。有點哲學,有點抽象,當時聽不太懂,一直到這幾年才模模糊糊的有一點體會。
當時老師原話怎麼說得我已經忘了,以下是我自己用我的記憶大概重述。
"所謂的樁體,訓練的就是打通天地人三盤。天在上,地在下,而人就處在天地之間,我們要追求的就是人在天地之間的自由。"
這段話我以前是完全聽不懂的。
有一段時間,我的理解是 "人的自由" 指的是人盤(身體中盤),也就是腰胯的自由。確實靈活圓轉的腰胯對於身體化力發力是很重要的。
但是直到最近我才明白,那還是太淺。所謂追求人的自由,是真的追求整個人的活動的自由。
讓我用我目前理解的程度來白話解釋。
"培養一個良好的樁體,是為了讓身體可以隨時隨心所欲的移動。"
無論對方施加多大的力量,你想走就能走,想退就能退。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動態中,隨時都能追擊、反擊、走位,因為你的"人是自由的"。
在中達也的影片中,他曾經提醒過女主持人,一些身體結構上的破綻還有眼神、意識上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她的身體強度變弱或是動作死掉,卡在原地走不掉。也就是 "失去自由。"
所以良好的樁體,追求的其實不是推不動,或是能發出多大的力,而是想被推不動就推不動,隨時想發力就能發力。這才是一個圓滿沒有破綻的功體。
很難,很理想,我離這個理想境界還遙不可及,但是中達也老師已經示範了一種可能的型態了。所以雖然難,但也並不是完全不可能實現吧?(當然,這也牽涉到敵我雙方實力的差距)

第二個主題是-腰胯逆轉
最近看到棒球科學的文章,介紹了打者和投手會運用一種叫做 "肩髖分離" 的方式來做揮棒和打擊。(肩髖分離是什麼?為什麼肩髖分離對打擊這麼重要?
因為我不懂棒球,也不太懂運動生理學,我大略讀過文章之後的理解是
"發動動作的時候,髖關節先啟動,然後依序帶動上身關節、肩關節,最後才到手。動作延遲會形成肌肉拉扯擰轉的張力,加強蓄力。"
這樣的技巧在中達也老師的影片中也有提到類似的觀念。在影片 24分 的段落,老師在指導女主持人如何出拳時的動作順序,依序如下:

  1. 腰胯向後轉拉動手臂收回
  2. 在手快要收到腰際的時候,腰胯跟收手的方向逆轉,向前回正形成張力
  3. 釋放張力,發出拳擊

我認為這也是很符合棒球 "肩寬分離" 理論的一種操作方式。
只是武術技擊除了發出最大力量以外,還需要有能維持穩定,可以發出下一擊甚至下下一擊的需要。不像棒球運動追求的是單發最大力量的輸出。
目的不同,在動作的大小,還有腰胯運作的方式也會有些差異。
比如在 2 逆轉的腰胯,相對於另一側的手臂其實等於在做 1 的順轉回拉。
腰胯的順轉逆轉等於是不斷的在釋放張力的同時也在積蓄下一拳需要的張力。
類似的機制在傳統武術通常就叫做腰胯逆轉。(或者只有我這樣講?)
鶴拳形意拳都有類似的發力方式。出拳的時候腰胯先送,手臂稍慢一點才送出去。
有興趣的話可以在Youtube找一下大陸龐超老師的影片,他很強調這種打法,我好像看過說明的影片。
這種動作如果連發,做得誇張極端一點,就會形成某些中國武術家會示範的腰胯抖顫。不過抖顫力的機制不單只有腰胯順逆轉的張力積蓄而已,還有一些其他的原理。如果哪天我整理清楚了再聊。
現代運動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利益,有數不盡的相關產業跟人員在拼命做分析研究。偶爾會看到一些理論跟傳統武術的理論有相吻合的部分,這時候就會感嘆
"老外已經研究出來了。我們反而沒練起來。"
但是也不要因為這樣排斥現代運動的理論。畢竟有人幫我們作好研究,我們可以揀現成的來參照,何樂不為。

最後是中達也老師的 眼法

在中達也老師的影片中他會強調視線的運用,還有視線和力量運作的關係。
比如說出拳時雙眼要平視前方,力量跟結構才會延伸,在身上表現為更好的支撐力。
觀察對手時視線不要到處游移,但是也不要死盯著一個點,要把視線放在對手的頭肩的範圍。方便觀察他出招前的預兆。
無獨有偶,前幾年養神館合氣道至誠館本多老師邀請了養神館的 Ramlan 老師來台講習。
在講習會上 Ramlan老師也示範過,出拳時視線如果盯著自己的拳頭,拳頭的結構支撐會變很弱。輕輕一壓,手就會被壓掉;但是如果視線看向遠方,拳頭上就會有很強的支撐力。
當時我親身感受到明明我身體都沒有動,但是拳頭對力量的抵抗卻忽然產生巨大變化的神奇感受。
從那之後我開始意識到,視線和意識確實會對身體產生變化,也在練習時更加注意這一點。
在我自己學習合氣道中,視線要看哪裡?怎麼看?也是很重要的練習重點。
比如說,練習合氣道某些技法的時候,老師會要我們不要注視著將要摔倒的對手,而是要隨著技法的動作環視全場,假想週遭還有其他對手虎視眈眈。
初學合氣劍的時候,常常忍不住在揮刀之後眼睛看著劍、看著腳,確認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也曾經為了這樣被老師喝斥過 "眼睛不要亂看!動作做好是你該做的事情,動作對不對有自然老師會看!"
更不要說在居合的練習中,什麼階段視線要注視什麼位置,都是有嚴格要求的。
對手從哪個方位過來、對手怎麼出招、對手被砍了躺在地上、慢慢確定對手死了......等。要用視線去注視那個只存在想像中的敵人,不能兩眼放空的隨便砍。
中國武術經常說 "手眼身法步",眼排在第二位,可見相當重要。但是眼睛到底要怎麼看、要看哪裡,多數老師在這方面理解程度跟日本武術相差甚遠。
國術老師在傳授武術時,對於視線的運用跟要求,通常只有 "不要看地上、視線要放遠......" 這類含糊地描述。
甚至在 "逝去的武林" 書中有 "眼光不離食指、小指,全神貫注......" 的說法。
如果對照中達也 Ramlan老師的講解,視線放在手上,手臂的支撐力會大受影響。李仲軒的這種說法或許有其他意義,但是一個能實際驗證,另一個是不明究理,哪一個更能練出成果可想而知。

甚至有不少人(包含我)練了多年的武術,還是不習慣在推手時注視著面前的對手。
所以當我看到日本人能公開而且有條理的把這種原理指導給其他人時,就不勝唏噓。中國武術的眼法哪裡去了?
是不是也跟某些技術一樣丟失了呢?還是保存在某些低調傳承的老師那裡呢?
無論是哪一種都讓我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

這個影片不管從分享的內容,還是教學技巧的展現,真的徹底的輾壓大部分中國武術老師。
希望大家能細細品味這個影片,然後一方面提升自己的觀念,另一方面也能學到日本人是怎麼樣精進他們的武術教學的。
太多東西我們在看影片的時候會忍不住說 "這個我們也有!" ,但是光是有又怎麼樣呢?
練不出來又教不出去,只剩下一些教條式的口訣,跟沒有也沒什麼差別。
希望傳武能早日完成能更進步,更系統化的教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