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見山不是山,見山是山?)
終於講完了太極連環刀的行刀八母法,在進入下一個章節之前我們先把這八個招式打散順序,依照招式和招式之間觀念的關聯性做分組討論。
其中除了惡虎攔路比較特殊以外,其他的招式總共可以分成三組。
- 猛虎驅羊/蟄龍出洞:
在這兩個招式,客面對主的攻擊是將刀往左邊和右邊磕開。
而主的變招一個是連續的左右轉砍(猛虎驅羊),另一個從由上往下的砍擊,翻刀轉為由下往上的撩擊(蟄龍出洞)。一橫一縱的兩種變招也恰恰成對。 - 巨蟒開山/順水推舟:
這兩招透過客的反擊介紹了截的概念。從廣義來看,如果只要打斷對手原本的動作,逼使他必須變招都算截的話,除了猛虎驅羊和蟄龍出洞以外,截的觀念貫穿後續所有招式中客的反擊。
相對於客的的截,主在這兩招則學到出招被反殺的時候要怎麼緊急變招。 -
撥草尋蛇/順水提魚/山猿探穴
客在這三招延續前面一組練習截的概念,繼續在主出招的同時後發反制。
主則練習不同距離下攻防一體的翻刀反擊(纏頭裹腦)。
經過這樣大略的分類之後,各位讀者應該可以體會到,負責餵招的客並不是單純來送頭的,主跟客有自己的功課要做。
一個優質的對練設計,一定是主客雙方都有功課要做,能夠一起得到成長。
閱讀這種套招對練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看施技者怎麼成功得手,還要看餵招一方到底做了什麼逼使施技者必須用這個招式來反制。當我們主客雙方的觀念都學習的時候,同一個招式就能比別人多學到一倍的體會。
一個優質的對練設計,一定是主客雙方都有功課要做,能夠一起得到成長。
閱讀這種套招對練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看施技者怎麼成功得手,還要看餵招一方到底做了什麼逼使施技者必須用這個招式來反制。當我們主客雙方的觀念都學習的時候,同一個招式就能比別人多學到一倍的體會。
此外,客的應對方式其實也是延續上一章反擊六刀的觀念,即盡量避免刀器相碰。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猛虎驅羊和蟄龍出洞這兩招以外,在其他的招式中,客的反擊都不與主的兵器交刃,僅僅依靠走位避開主的攻擊,同時攻敵之必救。主都是因為客的反擊太過危險而不得不變招應對。
這種不交刃反擊的目的可能有幾個: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猛虎驅羊和蟄龍出洞這兩招以外,在其他的招式中,客的反擊都不與主的兵器交刃,僅僅依靠走位避開主的攻擊,同時攻敵之必救。主都是因為客的反擊太過危險而不得不變招應對。
這種不交刃反擊的目的可能有幾個:
- 避免交刃可能造成的武器損傷。
- 格擋會讓自己的刀停下,必須重新加速才能達到足夠的殺傷力。
- 格擋等於協助對方停下刀勢,降低對手變招的難度。
從這三點來考量,如果能夠不格擋就做反擊,是非常高效率的技術。然而要在戰鬥中實踐僅依靠走位來迴避同時反殺,其所需要的膽量和出手的精準度,技術性可能比行刀八母法中主的招式高好幾個層級。
所以在熟練主的技巧之後,客的招式或許才是下一個階段要掌握的進階技術。
下面把行刀八母法的招式打散原有順序做一個比較表格,以供對照:
太極連環刀 行刀八母法之對比 | |||||
招式 | 客應對的方式 | 客應對的概念 | 主反制的概念 | 關聯招式 | 關聯方式 |
猛虎驅羊 | 以刀背自右向左開磕主刀 | 磕刀 | 以手腕翻刀,連續左右變換攻勢追擊 | 蟄龍出洞 |
猛虎驅羊和哲龍出洞都是客將主刀往兩側開磕。
猛虎驅羊主的變招是左右連擊,屬於水平移動的變招;
蟄龍出洞是上下翻轉刀鋒,屬於垂直方向的變招。 一橫一豎,是成對的招式。
|
蟄龍出洞 | 以刀背自左向右開磕主刀 | 以手腕翻刀,在縱向變換攻勢 | 猛虎驅羊 | ||
巨蟒開山 | 客平發刀先截主腕(大截) | 截刀 | 從原攻擊頭面改為攻擊客的肘腕,接續翻刀由下往上提刀追擊。 | 順水推舟 |
巨蟒開山是大截,順水推舟是小截。
大截的威力比較大,相對則距離比較遠,能應對的時間較長。
小截殺傷力較低,但是速度快,能應對的時間很短。
應對方式實際上差異不大。
重點都是察覺對手針對我持刀手作反擊時,我必須瞬間把動作從攻擊轉變為防禦。 |
順水推舟 |
客伸刀先截主腕
(小截) |
從原攻擊動作緊急改為接刀防禦,接續翻刀由下往上提刀追擊。 | 巨蟒開山 | ||
撥草尋蛇 |
客閃身刺主項
|
針對軀幹後發反擊 | 翻刀軟擦敵器,蹲身自外砍敵項 |
順水提魚
山猿探穴
|
這三招其實都是纏頭裹腦的變形。
分別討論對手從高中低三種位置做反擊時,可以怎麼用纏頭刀做應對。
其中對於雙方在不同距離時該如何選擇反擊出刀的方位有重要的討論。
距離較遠-由外往內砍
中距離-由內往外砍
近距離-翻刀就必須先截腕
|
順水提魚 | 客出刀平刺主腹 | 翻刀軟擦敵器,蹲身自裏砍敵項 |
撥草尋蛇
山猿探穴
|
||
山猿探穴 | 客撩砍主左腳 | 翻刀擦靠敵腕,自裏砍敵項 |
撥草尋蛇
順水提魚
|
||
惡虎攔路 | 客斜進發刀砍主項 | 繼續前進,與對手錯身之後轉身反殺 | 這招的重點在出刀瞬間被對手反制,已經無法變招的時候。 主應該繼續前進,藉由雙方錯身來閃避攻擊並製造反擊的機會。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