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23722955_709577403873626_9110361604952435833_n.jpg(真的好喜歡我這一下格擋)

這一次的兵武盃舉辦在12/31,居然把比賽辦在一年的最後的最後,算很神奇的一個選擇。

這次一如既往,我報名了EPW的混合組跟單手組。
混合組選用日本刀,技法是以合氣道的合氣劍為核心的打法。
單手組選用雁翎刀,技法主要是我閱讀太極連環刀之後揣摩的刀法。

今年很榮幸的兩個組別都打出劍池預賽,混合組止步16強,單手組則很奇蹟的打到第四名。都打出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我只能說真的是感人。長年的研究終於結出一點成果的感覺真好。
下面來談談關於兩種技術的一些想法和體會。

關於混合組的比賽。
這次一如既往,我使用的武器是日本刀,技法是合氣劍。
合氣劍的劍術其實招式不多,主要的攻擊招式只有正中直劈和一個射程偏短的刺擊。其他諸如正逆袈裟斬或者水平斬,一概沒有。
招式少到前幾年有一段蠻長的時間,我懷疑合氣劍是不是真的更偏向功力訓練,然後其他角度的攻擊招式或者特殊招法是放在合氣杖裡面。
這種思路其實也蠻符合合氣道劍杖體理合的觀念。
不過這一兩年我漸漸體會到也許不是這樣的。
或許只練直劈是因為如果直劈能做好已經足以應付大部分的狀況了。如果直劈還不夠用,那就再加上一個直刺吧!
真正重要的不是有多少招式可以用,重要的是掌握好距離跟時機。如果對手根本來不及防禦,只用直劈又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這次混合組比賽,我用的招式不多。大部分就是直劈對手腦門而已。
當我確認就是這樣的打法之後,對我學的合氣劍法生出一種莫名的安心跟信任。很奇妙。

今年的備賽重點主要放在單手組,成績特別好也是在單手組。
所以混合組就講到這裡。底下是混合組的比賽畫面剪輯,跟大家分享。

關於單手組,今年是我開始參加單手組比賽的第三年。
第三次帶著太極連環刀的名字上場參加比賽。

或許今年可以算是刀法開花結果的一年。
在刀法上有一些新的體會跟調整,最終也順利反映在成績上。

比較明顯的調整是預備架勢的改變。
過去我會堅持太極連環刀步立執刀勢的刀在身後的架勢,讓自己的身體暴露在太大的風險之下,而攻防應對也太趨於被動。此外左手會猶豫不決而無處安放。
今年我在書中找到幾個段落支持,讓我將刀由身後很單純的移到身前,左手則放在胸前的位置。
繞了一圈,最後回歸最基礎合理的架勢。乍看有點傻,但是對我來說很有意義。
因為如果使用了書中沒有根據的架勢,當遇到技法使用上的困難時,我很難去分析究竟是刀法有問題還是我本身有問題。(關於架勢調整的根據,之後我會寫一篇文章做分析。)

這次還有一個特別高興的是我更明確的用出了刀譜上的招式了。
比如以刀背劈對手的刀來開路的字訣,近似纏頭裹腦刀的撥草尋蛇,最後段的誘敵刀法亂抽麻。

起初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用出了一些書上的招式,我只想著把比賽打好。甚至打完回家的路上還有點感嘆 “還是沒有辦法把書上的刀法展現出來”
直到我在剪輯自己比賽影片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用了,而且還不少。

這次比賽中有一刀近似於行刀母八法中的惡虎攔路,也是我目前解讀太極連環刀的最後一招。
那是一個在雙方同時衝刺的時候,一躍閃到對手身後同時揮刀砍殺對手的招式。
這種理論上可行,但是實作上可遇不可求的招式居然在比賽中被我做出來了。而且是決定那場比賽輸贏的最後一刀,這麼充滿了戲劇性的一刀能夠在我手上展現。那天美好的就像是作夢一樣。
自己解讀的理論能夠由自己來展現,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更讓人高興的呢?

這次比賽真的讓我非常興奮激動。
然後有幾位對打過的選手我很想提一下。

一個是單手組淘汰賽第一場的對手:朱銘儀
一位個子嬌小的女劍士。打起來不溫不火,但是她的刺擊我真的覺得很離奇......
回想起來我甚至會覺得她的刺擊感覺有點傻傻的,但是就是會被刺到......很奇妙啊......
在比賽結束後的這一整週,只要跟朋友聊到比賽,都很難不去提一下她的刺擊。

另一位是艾昱安。
我跟安哥打過好幾年了,但是今年打特別多次。混合跟單手都打到。
很難形容安哥的技術。一樣是不溫不火,沒特別有壓迫或是爆發力,或者各種奇怪的招法,但是我就是打不贏他......特別沈著冷靜。很厲害。
還有其他很多選手都讓我學到很多,比如幾乎每年都要巔峰一戰的天清,還有其他比較不熟,我名字一下子想不起來的朋友。
真的感謝大家讓我學到這麼多。

最後還是要慣例檢討一下有哪些必需要改進的問題:

1. 沒辦法馬上進入狀況。
劍池前一兩場都有點放不開,大概第二場中盤才進入狀況。如果丟分太多,可能也出不了pool。
2. 距離掌握得不夠好。
我會覺得我應該要再更往前踏一點,才會進入更好的距離。但是實在是害怕被攻擊,導致我很想發揮的左手控人到後半的比賽才有發揮。
3. 移動太單調。
應該更多地運用場地,多做左右移動,但是很容易不小心就流於單調的前後移動。一但對方適應了我出手的距離,就很難得手。混合組被淘汰之後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4. 抗壓力不夠。
我不太喜歡長時間對峙。有時候對峙久了我會渙散,但是更常發生的是我會衝動出手。在季殿軍賽那場,對天清的那一下送頭刺擊,真是怎麼想怎麼懊悔......

希望下一屆的兵武盃我能做更好的備賽,然後帶著完成度更高的合氣劍和太極連環刀來跟大家分享一整年的心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