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__13295619.jpg

上週末(1/13~1/15),國曆年的開始,也是農曆年的年末,我們久違的邀請了岩間神信合氣修煉會東京武仙會道場長-高村朋希老師來台進行指導。

上一次老師來台灣已經是兩三年前的事情了。這期間我們也曾經嘗試用網路視訊上課的方式來維繫互動,可惜不久之後台灣也因為疫情停課。而且武術這種肢體運動的課程,光靠影像傳達有很多細節搔不到癢處。
這幾年就只能一直期待能夠再度當面上課的日子趕快到來。幸好大家都撐過去了,心願終於實現了。

這次高村老師來台彷彿要一口氣把岩間本部這幾年技法的最新版本灌輸給我們一樣,兩天的課表練好練滿。連老師自己都笑稱這兩天的行程就是“吃飯、稽古、吃飯、稽古、吃飯、稽古......”的循環。

S__13295632.jpg(稽古、吃飯、稽古、吃飯、稽古......)

以下講講這幾天稽古的內容。

在合氣劍術的部分,這次重點放在五支組太刀。
老師把一些容易疏忽掉的攻防意圖強調的更清楚。比如組劍三在第一下打掉對手的劍之後,型裡面是直接退後做兩下合劍五的防禦。
實際上這一下的意圖是打掉對方的劍之後就要直接衝進去直劈攻擊,只是因為對手的反擊來得太快,所以我立刻把原本的進攻轉為後退防禦。
因此在打掉對手的刀之後,我必須把那個進攻的意圖展現出來。
類似這樣的細節在這次的講習上都有講清楚。讓我們知道不只是怎麼做,而且知道為什麼做。

另外就是Henka的部分。這次老師把每個組劍的Henka都帶我們練過。
我才知道,原來有一些Henka是五支組劍通用的。
比如對手一舉劍,我可以左右側移作截腕、可以跳到他身後做砍頭、可以近距離推刀背做壓制......等,這幾個屬於通用的變化技法。我終於能整理明白劍術的變化技了。

杖術的部分,重點放在十三杖、三十一杖的套路和應用分解。
套路部分本身沒什麼變化,主要在分解的部分有一些角度和位置的微調。
這些微調讓技法在操作時的難度稍微降低,但是成效卻更好。降低了學生在學習時的難度。
這個調整技法作法的思路在這次所有技法的細節中都有體現出來。

比如說在體術中最基本的Tai no henko ki no nagare 的步法就做了一點點角度的微調。
如果老師不提,這個腳步的微調我可能根本不會察覺。但是老師不但做了,而且仔細地告訴我們為什麼這樣調整。
這次的體術練習中有很多這類的細節微調。
比如有的技法過程中增加以前沒有的手肘的控制,讓對手的破勢更大、微調了一點點移動的角度......等。都是讓技法往學習難度降低、應用時失誤率降低的方向做修正。作為學生,從這些微調中可以感受到老師們不單只是日復一日重複練習傳承下來的技法。老師們在練習時也不斷的在思考為什麼這麼做?
能學到這樣不斷在精進的一門技藝,我覺得非常幸福。

324940973_2104583919742428_603477762365426636_n.jpg(大家練到哀哀叫的技法)

另外要特別提的就是,這次不單單是平常常見的合氣道技法,還學到了很多很難也很痛的荒技。
也就是危險度較高的一些技法。
比如被對手扯著領子時利用衣領反摔對手的四方投、擰轉對手脖子的頭絞技法,還有很特別的Waki gatame 系列的技法。
這些都又痛又讓我大開眼界。
作為一個經常在網路上搜尋各種武術影片的人,練完還是不禁讚嘆 “合氣道居然還有這麼多我完全沒看過的技法!”

這次久違了的稽古就像是要補足三年的空白一樣,老師在兩天的時間一口氣灌輸了上面說得那麼大量的內容,足夠在接下來的好幾個月間慢慢的去熟練了。
真的很期待下次老師再度來台指導的時候還能帶來哪些技法的Update更新。

325367849_833473997742074_1074545324931163178_n.jpg(結束講習之後的聚餐大合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