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奔X白沙的招牌)
這個連假(2/25)應合氣道巫師兄之邀,我帶著老婆小孩跑到彰化的夜奔白沙參加三才對劍的體驗課程。
說起來好笑,我練拳這麼久,其實沒有好好學過劍法。
唯一一次練劍應該是大學暑訓練了半套十字劍訣。
當時年輕見識淺,覺得劍根本就是好看不好用,所以沒什麼興趣。
那時候哪知道現在會喜歡研究兵器,早知道就多練一些,現在要做研究就能多一些素材。真是後悔莫及。
所以我就想趁著這次的機會了解一些中國劍的用法,看看是不是能汲取到一些中式單手兵器的靈感。
(練劍剪影)
(練劍剪影)
今天學的這趟三才對劍,據我了解應該是韓慶堂大師從中央國術館習得之後在台灣推廣開來。
套路的結構很有趣,可以一個人整套打完,也可以從中拆成兩段由兩個人做攻防對練。這次上課就體驗了其中一小段的對劍。
劍法完全不同於平常練習的合氣劍或是連環刀,沒有充滿破壞力的大劈大合,取而代之的是輕巧精密的點、刺、削......等小動作。
攻擊的目標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各種截腕斷招。
比如對手一劍刺來,我身體以些微的角度避開敵鋒的同時,手上的劍不做格擋,直接就瞄著對手的手腕點去。
而對手意識到我的反擊時,也不格擋我的劍,同樣是一邊閃避一邊直接就回我一劍。
對劍的兩人就像在躲貓貓或是玩鬼抓人一樣。輪流成為出招方和反擊方,一但做出反擊,對手立刻又反擊我的反擊,不斷的循環下去,而誰都沒有辦法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徹底的殺死對手。所以不管打得多激烈,最後誰都沒傷到對方。
這種感覺就像是合氣劍在練習AWASE一樣,只要雙方在演練時掌握到合適的節拍,不管打得再怎麼激烈都能毫髮無傷地結束演武。
不過三才對劍不同於合氣劍組劍時雙方通常在同一拍啟動動作,在同一拍結束動作。
三才對劍的兩人節拍是錯開的。
演練熟練雖然很和諧,但是兩個人其實是互相不斷的在打斷對方的節拍。這是很有趣的狀況。
(夜奔製作的當天活動影像剪輯)
最後,雖然今天只有短短三個鐘頭的課程,但是我還是想總結一下我對今天學到的三才劍的體會:
- 這是一套很優秀的劍法,套路中運用的確實是很符合用劍原則的技術。而套路可以單練也可以拆開對練的設計,能很有效率地讓學生掌握到劍的用法。
- 截腕的動作在今天學的這一段佔大多數。可見戰鬥中先打傷對手持械手是劍法入門的戰術原則。持劍手是離我最近也最危險的目標,針對這個部位優先攻擊是非常合理的選擇。一個劍手只要持劍手受傷幾乎只能任人宰割,所以攻擊對手持劍手,同時保護自己的持劍手,是重要的原則。
- 學會變招。變招不單單是 “這招打不到對手,我換個招式再打” ,更重要的觀念或許是學會 “放棄”。在兵器比賽中,很多互擊之所以發生的原因通常就是出在 “兩方都不想放棄攻擊”,最終誰都沒記得要保護自己。但是三才對劍從一開始就指導學生 “出招時如果遇到危險,放棄當下的攻擊手段並不丟臉,安全第一”。先想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在戰鬥時當機立斷的變招,然後在戰鬥結束後活著回家。
- 斷拍和維持節奏。戰鬥的節奏感是一些有打鬥經驗的人經常會提及的事情,但是沒有戰鬥過的人很難體會到底什麼叫做節奏。三才劍利用巧妙設計的對劍套路呈現出破壞節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雙方的攻防招式任何一個動作只要完整做完,都能結束戰鬥,但是永遠在招式完成的最後一刻被破壞動作,不得不放棄攻擊。在實戰中遇到這種事情很容易陣腳大亂,瞬間遭到致命攻擊。這就是斷拍的練習。但是同樣藉由對練套路的練習,除了傳授怎麼破壞節奏,也訓練學生即使被斷招也要冷靜變招維持節奏,繼續戰鬥下去。
心得大概就上面這些,
(店內的布置)
(店內陳列的商品)
總而言之三才劍真的是一套非常優秀的劍術套路,練過之後完全可以體會為什麼會在中央國術館中做推廣。
而這麼有名的劍法,在台灣練過的人當然非常多。
我一個今天第一次好好練劍的人能體會到的東西有限,而且後面還有很多技巧我也沒見識到,講這些心得實在是班門弄斧。
但是三才劍的精密確實讓我大開眼界。讓我開了幾個鐘頭的車回到家後,完全不想休息,只想馬上把心得寫下來。
好久沒體會新東西了,這趟彰化一日來回雖然很累,還是值回票價。
而且彰化的美食真的很不錯。跟老婆約好了,改天還要再下去好好的陪她吃一頓美食之旅。
(許多年沒玩大竿子了,看到老闆店裡有陳列,忍不住借來玩一下)
(方天劃戟 V.S 鉤鐮槍 有夠帥的)
(和夜奔黃老闆還有當天的指導老師合影)
(最後一定要的全體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