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不是我喔)
8/28 去台北健棋道館參加了積分季賽,挑戰了徒手賽和短兵賽。
家裡老二出生之後很久沒跟人對練了,甚至連上課都很少去。
能做得就是盡量堅持自主練習不要斷。
缺少了跟人互動練習的機會,一直讓我很苦惱。所以這次能去參加這場比賽讓我又興奮又緊張。
我知道真打的時候狀況不可能像想像中那麼美好,所以賽前我只設定了一兩個簡單籠統的目標,比如說:
頭要護好、
進攻跟後退都不要走直線,盡量走側、
不擅長起腿,少踢
可以的話做一些合氣道的摔技或者鶴拳的技術
......
......寫下來的計劃就這樣,但是睡覺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幻想對方怎麼來,我可以怎樣怎樣帥氣的打回去。
比賽開始後很快就回到現實,真正能執行的還是只有寫下來的那些簡單要領,剩下的只能交給身體自己去做。
打完之後豪不意外的輸了。
感謝對手的下手有分寸,沒有把我往死裡打。不然就我那個被打臉的次數,都不知道要被KO幾次了。
至於預設的目標,我主觀感覺是有做出來一些。
但是護頭、走側跟體能,這些都還有很多要加強的空間,得再想辦法找朋友一起練練。
拳術賽結束之後,就是兵器賽。
比賽規則跟兵武盃類似,同樣採扣分制,只是擊中任何部位都扣一分。
陌生的比賽我通常會先選用日本刀參賽。
也不是對我的日本刀術比較有信心,只是這是我最早開始接觸兵器對打用的武器類型,比較熟悉有安全感。
對手的腳步很快,距離感比我好,出刀的方式也比我靈活很多。毫無懸念又被打爆。
想多寫一點檢討,但是打得太爛了,覺得乏善可陳。寫不出什麼東西。
缺乏練習跟對練大概還是關鍵吧?
只能之後多想辦法增加練習的機會了。
總之這次去健棋參加比賽,雖然輸了,但是很開心。
能動一動,能對打,把學到的東西拿出來試試看,然後大家安全下庄回家,總是很愉快很有收穫的事情。
每次打完都能很直接的知道自己做對什麼做錯什麼,為接下來的練習訂好目標。這些就是比什麼都更好的收穫了。
附帶一提,
昨天我開車載老婆小孩南下嘉義探望岳父。
車上我就跟兒子講
"爸爸昨天去比賽,又輸了。
可是爸爸沒有難過,輸了沒有關係。我們下次再去挑戰就好。"
兒子應該還聽不懂我在說什麼,但是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行為來讓他知道,
勝負只是一時的。不要因為怕輸而不敢接受考驗。
不打就永遠不會輸,但是不輸也不知道怎樣才會進步。
以下是拳術部分我覺得比較精彩的段落,劍術的部分沒什麼值得一看的,就沒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