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甲骨文看干戈與鈎鑲

因為想研究鈎鑲的關係,我最近在看一些介紹先秦時代的科普書籍。主要是希望能找到更多跟鈎鑲有關係的壁畫或者文字紀錄。
雜書看著看著就被引導到甲骨文去了。
在閱讀一本甲骨文的書的時候,作者提到了一個我沒有想過的事情
"甲骨文雖然符號化了,但是其實也還是有具象圖畫的涵義在。"
比如說 "鬥" 這個字,作者說圖形的本意是
"兩個人貼身扭打,互相拉扯到披頭散髮的意思"

從甲骨文看干戈與鈎鑲(鬥的甲骨文)
這時不禁讓我想到以前查過的甲骨文字干戈的 "干"
干這個字的本意在教育部線上字典中的解釋是
"武器名。用來阻擋刀箭、護衛身軀的盾牌。《書經.牧誓》:「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韓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

從甲骨文看干戈與鈎鑲
所以 "干" 這個字的意思是盾牌干戈的意思就是一手持干、一手持戈去戰鬥的形象。
但是多數人看到甲骨文都不太可能把這個字型跟現代人熟悉的盾牌做連結吧?
很多字型都比較像是一根前端分叉的棍棒,稍晚期的字型會在中間多一個圓形或者方形的 "盾面"
在其他線上甲骨文的字典中是這樣解釋干的字型

"本    字 "干"   
干,甲骨文=(长柄树杈)+(十,"又"的变形,表示抓握),表示手握树杈利器。有的甲骨文在树杈的两端各加一块尖利的石块,表示以尖硬石块加强"干"的攻击力。该字形后成为"单"。
造字本义:远古时代用尖利的树杈为武器进行狩猎、格斗。
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在树杈两端加"角",表示将兽角绑在树杈以加强攻击力。"

以盾牌去做想像的話,會不好理解這個東西的造型。
但是如果用非洲盾和鈎鑲去對照的話,干這個字的設計忽然就變的很形象。
所以不妨讓我望文生義的做個大膽的猜測(反正我也不是在弄學術)
干這種防禦武器,應該在商周以前就有了。
從甲骨文看干戈與鈎鑲
早期可能就是一根前端有分叉的長樹枝,可以用來防禦敵人的攻擊,也可以插住野獸。
後來逐漸有人利用磨製的石塊或者獸角裝飾在 "干" 的前端,加強他的攻擊力和耐用度,還有人在手持握的地方利用獸皮或者木板加裝了盾面。
加裝盾面這種事情,對於捕獵野獸來說效果不大,但是如果是對人戰鬥的話防護力就會提高很多。
干再配合戈的使用,就可以達到攻防一體的效果。

早期的 "干" 到底有多大,只看甲骨文看不出來。
但是我們可以參照非洲祖魯盾做推測。
如果是以棍棒和獸皮來製作一把 "干",由於這種材料不重,那麼像非洲人那樣把棍子做到幾乎一人高,盾面大的可以遮蓋住上半身。這會是最有防護力的尺寸。

從甲骨文看干戈與鈎鑲
到了金屬武器普及之後,木棍與獸角肯定扛不住金屬刀劍的劈砍。即使是青銅劍應該都能輕易砍斷一把木 "干" 的分叉。
如果還想使用干做為防具的話,改用金屬材料勢在必行。
但是金屬化之後如果還做得跟 "木干" 一樣大,那個重量就沒辦法作為武器來自由使用了。
在確保不會超過單手使用的重量前提下,1.5公斤左右的鈎鑲就成為最合理的重量和尺寸了。
於是 "干" 變成了鈎鑲。
以上都是望文生義的瞎猜,對練功也沒什麼幫助。

下面我分享一個Youtube上的祖魯棍術對抗影片,或許可以想像古代鈎鑲戰鬥的樣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武術 功夫 國術 劍術
    全站熱搜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