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酷的活動廣告宣傳)
(雖然我認為根本沒有人注意到我上週拖更了,我還是要說一下,因為我這週有個重要的考試,六日在唸書備戰,所以暫停了一次部落格更新。)
感謝台灣優秀的防疫表現,在疫情漸緩的五月,各大團體陸續重新開始活動了。
上週在FB上看到本週日會有杖道的講習會,原本就對杖道充滿好奇而且又快要悶壞了的我立刻就跟主辦單位聯絡報名參加了。
到了會場,帶領練習的是一位謝金木老師。老師看起來大概五六十歲,說話輕聲細語非常斯文客氣的人。在老師的介紹下,我明白今天練習的杖術是“神道夢想流杖術”。
練習從一開始的暖身就把系統中重要的基本練習包含在其中,比如左右連續的輪杖或是左右的拉杖、送杖,一方面暖身,一方面也都是稍後的練習會用到的動作。
暖身後,由道館的學員為大家示範十二個基本單式。
這十二個單式動作跟合氣杖的動作很不一樣,讓我體會到武術世界的博大精深。光是一根這麼單純的木棍在不同的人手上居然能有這麼多變化,真是學無止境。
光是我記得的基本動作中就有由上而下的劈打、上架、挑打手腕還有進身推撞的動作,技法很豐富。依照老師的介紹,在杖道的系統中有數十個Kata,儘管套路千變萬化但是所有的技法都是以這十二個基本動作為基礎去做組合。不管是練習多久的杖道練習者,每次練習都要從這些基本技法開始練習。
在前輩們示範的Kata中從比較基礎簡單的劍對杖,到後面進階的Kata會有很多距離、角度的變化,進退攻防的範圍從中長距離到貼身近戰多采多姿,而力量速度都像是在實戰一樣。展現了杖雖然只是一根木棍沒有日本刀的殺傷力,卻有千變萬化的攻擊手段,讓我大開眼界。
這次老師介紹了三個基本動作,因為不知道名字,所以簡單記錄為正劈、反手劈、側身劈還有兩個基本的Kata。招式教得不多,但是老師講解的細節已經讓我學到很多寶貴的東西了。
以下簡單條列一下重點:
- 基本持杖站立的Kamae,杖尖的延伸線要對準對手的眼睛。光是這樣的動作就能讓對手產生受威脅的感覺。
- 閃避對手攻擊的時機不能太早,要忍耐到對手即將劈下的那個瞬間。如此對手才沒辦法改變攻擊的方向,才能用最小的動作做閃避。
- 劈打要盡可能的垂直,這樣動作最小,速度最快,而且能馬上佔據住中線,阻止對手的回擊。
- 第一個Kata,打小手的動作要從對手的眼睛的高度打下來。因為從那個高度打下來,對手一定會緊盯著你的杖直到被打到為止。
- 殘心要一直維持到對手的動作不再帶有攻擊性之後才能結束,在那之前雙眼都要緊盯著對手,不能鬆懈。
還有一些其他的細節,沒有辦法通通寫上去。
(上課練習風景)
最後,我對杖道很有興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合氣道有合氣杖的練習,讓我對於專門練習杖術的杖道很好奇。所以想稍微做一點合氣杖跟杖道的細節差異的比較:
- 合氣杖的站姿主要是全側身的一重身,持杖的方式有點像持槍,杖是貼在身上的;杖道的站姿會更多的正面面向敵人,為了能更加地運用杖的長度優勢,基本的kamae是用有點像是持劍的方式把杖向前方伸出。
- 合氣杖雖然也有劍對杖的練習,不過通常練習的Kata是以杖對杖為主;杖道的Kata一開始練習的就是劍對杖。或許杖道的假想敵就是持劍的對手?
- 比起合氣杖主要攻擊手段大多為刺擊;杖道運用劈打的比例高很多。
- 雖然同樣都有劈打的動作,合氣杖的劈打方式類似揮劍,雙手要把杖握穩;但是杖道在做劈打的時候前手會在杖身上滑動,利用滑把來發出劈打的力量。也許杖道實戰中劈打的攻擊距離會因為這種方式在瞬間產生變化,造成對手在距離上的誤判?
- 合氣杖跟杖道在抽杖的方式很不一樣。合氣杖抽杖時,後手是握住杖尾的方式抽杖,但是杖道很特別的是用掌心抵住杖尾來抓杖。這種方式在轉換正反手的握法時會比較靈活一點,不過需要花時間適應。
(合氣杖後手的拉杖方式)
(杖道的後手拉杖方式)
以上是今天一個早上我個人觀察到的一些差別,由於是走馬看花的分析,肯定有疏漏,請多包涵。
總而言之,今天的杖道體驗真的非常的有趣。可惜因為個人的時間和能力有限,沒有辦法學太多東西,只能淺嚐體驗。但是我非常推薦對這門技藝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前往學習,一定能得到很多收穫。在此之前台灣並沒有正式的杖道教學,現在終於有了,而且還是直接跟日本連動的系統,有興趣的同學真的不要錯過。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