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1307509-0AF933B8000005DC-914_634x725.jpg(吞如猛虎下山)

某天我反覆閱讀鶴拳拳詩時,忽然意識到在拳詩的文中居然有兩種風格截然不同的吞吐浮沉的形容。
一種強調勇猛狠殺的主動追打,另一種則揣摩輕巧掌控對手的控打

在鶴拳拳詩的論端正法為第五一節裡面記錄的吞吐浮沉為:
吞似猛虎下山,吐一氣沖天,浮迎身接肢,沉青龍赦水。

三戰法分第十一一節的吞吐浮沉則是:
吞如貓兒戲鼠之狀,吐如猛虎出林之勢,浮如飛鳶迎風地,沉如泰山壓頂之法。

列個簡單的表格做比較

  論端正法為第五 三戰法分第十一
吞似猛虎下山 吞如貓兒戲鼠之狀
吐一氣沖天 吐如猛虎出林之勢
浮迎身接肢 浮如飛鳶迎風地
沉青龍赦水 沉如泰山壓頂之法

比較之後會發現,在第五節的吞吐浮沉其主動進發的攻擊意念非常強,而第十一節則走向輕巧控制和借力的風格。這種差異在兩個字訣的體現尤其明顯。

第五節的要有如猛虎下山,帶有主動撲食,甚至是由上往下撲倒吞吃對手的氣勢;第十一節的卻相反的採用像貓捉老鼠一樣將對手控制在圈中,生殺主宰在我的從容。
第五節的主動迎向對手的肢手,搶先接觸對手,搶先拔根;第十一節則不像第五節那樣講求主動,我反而要像飛鳥(或是風箏,看怎麼理解飛鳶一詞)一樣,藉著敵手的來勢(迎風)順勢而飛

再看第五節其他句子的描述,這一節也呈現出強烈主動出擊的意圖,比如下面幾句:
凡與人敵手,要呼吸做通,先下手為勝,一要先門歸勢,隨手而發,而緊為要。
打倒人之法,動而即動,靜而即靜,切不可半動半靜,動如急水,靜為山岳,手入是空,入閉貼欲則去,不可慢蠢出。
要預防是觀他人身若勢敗門空,不妨大膽進中關而殺之,無不了離之理也。

每一句都強調主動出擊,而且一但出手必然猛攻,頗有追風趕月不放鬆,打倒還嫌遲的氣概。

不像第五節的文章內容豐富,第十一節的文章很短,也沒有明確操作方法的描述,但是內文提到:
論拳法,虛則實,實則虛,虛虛實實之外,他人虛目實實而辯,虛虛而辯,虛虛實實需著子午,認真不可虛浮戲作者,此法變化無窮。
可見相較於第五節的打法,第十一節雖然沒給太多細節,但是內文確實要學者細心研究雙方之間的虛實變化,要用腦子打架

這兩節對同樣四個字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樣貌,是很有趣的事情。
我能夠想到的有兩種原因,
第一種可能是,世代傳承的武術應用場合和思維的轉變。
如果以鶴拳拳詩並非一人一時完成,而是數代鶴拳傳人的心得積累來理解這部作品。那麼很有可能寫出第五節的老師,他個人的拳術風格就是講究兇悍的主動出擊或是當時流行的鶴拳就是這樣的風格。到了第十一節的時代,可能該位老師喜歡掌控玩弄對手的風格或是教學交流上需要能操控分寸。於是他寫下了更重視控制和借力的心法。
第二種可能是,技術不同階段的遞進。
如果鶴拳拳詩是一人完成,那麼第五節的追打和第十一節的控打就有可能是屬於技術水平提升之後,個人在不同階段呈現出來的不同技術風格或是追求。

以我個人來說,我會比較頃向第一種可能性。因為從兇悍硬闖硬進的追法到細緻的控打,我認為這屬於個人技術與需求的不同,並不存在有技術內涵高低的問題。甚至站在實戰的角度來看,主動出擊而且下手不留情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控打在師生互相約束練習下,有時候會形成對招式可行性的過度理想,在實戰時反而容易因為狀況與練習時不同而手忙腳亂。

這篇文章寫之前我也覺得可能有點超譯,但是透過這兩種吞吐浮沉的比較可知,一門拳術其實並沒有必然要呈現出什麼樣的戰鬥風格。同樣學習鶴拳,可以打起人來有如猛虎下山,招招動魄驚心,也可以是步步埋伏,誘敵設套,讓對手連自己怎麼輸的都不知道。
只要最終能贏而且符合拳理,都是好的方法,好的風格。

arrow
arrow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