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7708022_1570534803139610_6692387329581264394_o.jpg(課後的大合照)

上次參加過 導師 鄭庭興教練靶具認識及基礎引靶技術講座之後,我對現代搏擊的教學效率有了深刻的印象。
當我看到鄭教練再次開課而且是和久仰盛名的威利教練一起開課,雙教練的豪華組合讓我立刻就手刀報名了。

這次上課的上半堂,先由威利教練介紹荷蘭式X型立體組合攻擊,分享踢拳基本的拳腿組合和觀念。X型組合攻擊基本上就是右拳左腿或者左拳右腿的上下交叉組合。
威利教練的課從很基本的一拳一腿組合開始,然後兩拳一腿、三拳一腿,最後是一個快速膝擊的練習。
這樣循序漸進的課程對我這種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外行人來說,能夠很容易體會到踢拳拳腿組合的趣味所在。

下半堂由鄭教練指導進階的防守反擊組合
在這堂課鄭教練指導了各種不同的防守反擊方式,從基本的撥擋反擊、蹲閃反擊、閃/擋下段腿的反擊和撇開對方中段腿之後反擊。
面對不同的攻擊方有各種不同的處理應對方式,學習用不同的方式打斷對方進攻的節奏並且還擊。
不過密度更高的拳腿組合加上閃躲和走位,對我來說頗有難度,就有點手忙腳亂了。
所以我要特別感謝鄭教練和威利教練兩個人在課堂上輪流帶著我作練習,畢竟對於動作的熟悉度我跟其他人是有差距的,讓他們費心配合我的程度。

這次的課主要是體驗課程,所以兩位教練塞了很多東西在課堂上讓大家體驗。以我一個沒有踢拳基礎的人來說當然是不可能學會的,只能略懂略懂。但也正因為如此,我更體會到現代搏擊在技擊教學上的效率。

舉傳武很常說的節拍感為例。
在傳武也很多人會提到節拍,比如說日本武術有無拍子的概念或是孫門所謂的知拍任君鬥。可是練了那麼多年的拳,我一直不太明白所謂的節奏是什麼意思,遑論斷拍這種進階的技術。總覺得拍子是很抽象的概念。
但是在威利教練指導三拳一腿的組合拳時,他利用兩種拳腿組合的節奏來解釋不同的節奏對動作連續性所產生的影響。原來一樣是四下打擊 碰碰碰-碰碰碰-碰碰 連接起來的感覺不一樣。
鄭教練則在防守反擊中解釋了怎麼在對方的攻擊與攻擊之間,利用我的還擊來打斷對手動作的連續。
課堂上一方面藉由組合拳實作學到攻防組合,藉由這些攻防組合又體會了技擊的觀念而不只是學到固定的套招。上完兩個教練的課之後,我終於對什麼是節拍有點體會了。

這樣的上課方式給我很多觸動。踢拳或是其他各種現代搏擊運動,運用各式靶具和雙人的組合拳互動練習,這種作中學、學中做,相輔相承的練習方式在教學效率上確實比現在的傳武教學進步很多。值得有心研究傳武技擊傳承的人多多借鑑和學習。

老實說,這次的筆記真的很難寫。(尤其是孩子已經連著兩三個晚上吵鬧不睡的狀況下......)
但是踢拳這類現代搏擊所整理出來的教學技巧還是讓我相當讚嘆,覺得不記錄一下這份心情不行。
在上完課後的兩三天,我還在想著踢拳講習的教學方式與現在的傳武教學方式之間的差異。同樣是人,雙手雙腿,有很多技術和原則是不會有差異的,但是為什麼別人能打,而很多傳武人卻還在摸索怎麼打呢?
所謂傳武的深奧內涵,是不是其實一部份源自於語焉不詳的理論和低效率的教學模式;而被部分傳武人覺得膚淺的現代搏擊,是不是正因為他把道理簡單的一語道破,所以才被以為膚淺呢?
我相信傳武有傳武深刻的內涵存在,但是有很多直觀的東西肯定可以用更現代、更有效率的方式來作傳授。至於要怎麼作才好,就需要更多老師們來作嘗試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武術 功夫 國術 格鬥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