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n50007343n64qr815s.jpg(花山薰的信念-真正的強者是不需要鍛鍊的,那是對弱者的不公平。)

原文

又問曰:均一人也,始未學藝能勝於人,今既學藝,反不能勝人,何也?

公曰:此非學不學之故。人當未學之時,一旦遇敵,無可支持,心中傖惶,不用思索,突然而進,氣力奮狂,膽大手快,故偶然而勝;既學之後,一心欲求勝,一心要全名,一心恐不能勝,實以為虛,虛以為實,思慮疑遲,手足硬滯,反被人所勝矣。是以功力為足,孤陋寡聞,忘記跌法者也。


翻譯

又問:同一個人,沒學武術之前打架會贏,現在他練了武術,反而打架不會贏,為什麼啊?

老師說:這不是有沒有練武的問題。一個人在還沒學武術前,如果遇到敵人,他心裡慌張,又沒有可以依靠的方法。他會不假思索,突然就發動攻擊,精神亢奮,全力全速的拳打腳踢,所以偶然獲勝。然而學了武術之後,心中想贏、想打的漂亮、又擔心打輸,對手的虛招、實招就沒有辦法冷靜的判斷了。於是他思慮遲疑緩慢,手腳僵硬緊張,反而被人輕易擊倒。說穿了還是功力不足,孤陋寡聞不明白對手的路數,而且忘記自己學過的技術。


這篇是桃源拳術內的一段問答,師生間在討論為什麼練武之後反而變不會打架了,很有趣。

在網路上偶爾有一些朋友在討論武術是不是有用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半開玩笑的說法。他們覺得小混混或者8+9的王八拳其實才厲害。學了武術的人動起手來常常綁手綁腳,反而不堪一擊。
之前我自己也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過,“學武術的目的,就是讓一個會打架的人變得不會打架。”
這當然是玩笑話,然而古人其實也有類似的疑惑。在書中的這段對話,學生就向老師提出了這個疑問就。怎麼好像練了武術之後反而打架不會贏了?

於是老師向學生解釋了。會有這種狀況主要是沒學武的人他什麼都不會。所以他能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揮出最重的拳,盡快打倒對手是他唯一的想法。他心中沒有可以選擇的戰術跟技法,沒有距離、游擊、虛實,也沒有打擊技、摔技、關節技的選擇。他只能憑著瞬間爆發的膽氣作戰,所以他的攻擊會來得突然而猛烈。沒有選擇,反而單純直接猛烈。
相對的,初學武術的人心中會充滿了各種觀念和技法。他可能會想控制安全距離、想判斷對手招式的虛實、考慮要用打擊技還是用摔技,或者是要拉開距離再觀察一下好呢?
心中的猶豫不決,會讓人動作遲鈍不乾脆,下場就是慘遭痛扁。這在傳統來說就是沒有達到心與意合,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心與意合

雖然俗話說一膽、二力、三功夫,膽量是在功夫之前的,然而光靠膽量打鬥是無法更上一層的。Youtube上可以搜尋到一些流氓挑戰散打選手然後被痛扁的影片,技術熟練的人肯定是可以戰勝光靠本能和膽量在打鬥的外行人的。
所以不是武術沒用,而是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正確的熟練技巧和累積足夠的戰鬥經驗。讓習得的技術可以替換掉人天然的本能,把技術變成可以不假思索做出來的反應。
曾經跟有比較多參加格鬥比賽的朋友聊到比賽心得時,他分享給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想,交給身體去處理,你想了,就慢了” 。如果一個練武之人他的技法沒有達到可以讓身體本能操作的程度,我想那個技術的功力都還有所不足,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二刀流 的頭像
    二刀流

    二刀流的刀鞘

    二刀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