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隨筆 (90)
- Jul 25 Sun 2021 22:04
返先天-孩子就是你的內家大師
- Apr 26 Mon 2021 08:24
柔道訓練事故有感
這兩天在武術圈有一條很不幸的新聞。
一個七歲的男孩在只上了兩週的柔道課的情況下,於課堂上被學長和老師摔投將近30支技法,最終導致孩子陷入腦死的狀況。
教練的出發點可能是好意的嚴格訓練,然而過程中有太多的瑕疵最終導致孩子受到嚴重的傷害。
關於這起事件有很多可以探討的問題點,不過今天不想針對這個遺憾的事件做太多的個別討論。只想跟大家分享道祖在近百年前指出的,關於合氣道指導者和練習者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進行每一次的指導和練習。
在道祖於1938年出版的"武道"一書中,他指出了以下六個練習原則:
1. 這是一擊必殺的武術,所以學生們務必小心遵從指導者的教導,不要爭執勝負競技。
2. 這是指導如何面對眾多敵人的武術。學生們必須學習不只警戒前方,也隨時觀察四面八方。
3. 稽古應當總是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
4. 指導者只能教導學生這項技藝的局部。如何活用必須透過學生自己不間斷的練習來探索。
5. 每天的稽古必須從體的變更開始,然後逐漸提高練習的強度。永遠不要強迫使用不自然、不合理的方式來進行鍛煉。只要遵循這樣的原則,即使是年長者也能進行愉快的練習而不致於使身體受傷。
6. 這門武術的目的在於訓練身心,培育真誠認真的人格。所以所有的技法必須謹慎選擇傳授的對象,不要輕易地向大眾公開,以免技法被市井無賴用以作惡。
(以上以英文版本做中文翻譯)
在遵循這些教誨的前提下認真練習,大家才能安全健康的進行身心的鍛鍊。一百年後的今天,重新看這六個練習原則仍然是深刻而充滿智慧。
- Apr 03 Sat 2021 08:51
武術口訣和名詞在傳承中的誤讀與誤解
(Because the rose is a symbolic figure so rich in meaning that by now it hardly has any meaning left.)
- Mar 23 Tue 2021 20:21
三觀盡毀-雲樵吾師容秉 讀後心得
- Jan 10 Sun 2021 00:24
合成獸奇美拉-縱鶴拳的身形要求
- Jan 02 Sat 2021 12:05
再見2020,歡迎2021
- Dec 03 Thu 2020 22:31
[開箱] SIGI Forge Katana 簡單開箱
- Nov 21 Sat 2020 22:47
(翻譯)重量與重心
Mandarin Mansion Antique 是我常常會上去瀏覽的網站。他們有古董武器的販售,也有很有深度的關於武器的文章討論,在中國武器的資料和研究甚至比很多中文網站更有內涵。
這次看到最新的一篇文章討論了武器的重量和重心的問題,裡面提到了很多常見的關於武器的迷思。
- Sep 30 Wed 2020 08:06
(翻譯) 為什麼在學習HEMA時,我們使用外文原文術語?
昨天在 Vor & Nach的粉絲頁看到他們分享了一篇英文文章,作者是Keith Farrell。他是一位全職的國際級HEMA教練,專長是15世紀 Liechtenauer 風格的雙手長劍。
- Sep 06 Sun 2020 10:28
千年傳統 重新解讀-龐超實用形意拳讀後感
(我從三民的簡體字代購買得)
- Aug 13 Thu 2020 23:20
記錄古代刀劍的山海經 - 古今刀劍錄
- Jun 13 Sat 2020 09:41
以槍入拳 - 談傳武從兵器術演化到純體術
(以槍化拳)
最近在網路上,傳武不是拳術而是兵器術的言論似乎開始流行。對於這種論點,贊成的人主張傳武有大量以槍化拳一類的典故而且很多徒手動作帶上兵器才看得出用意;不支持的人則認為要練兵器就直接練就好了,用徒手來演練兵器術然後再用這種技術來做徒手打架,教學邏輯上有問題。
- Mar 17 Tue 2020 22:07
一路順風-懷念周師兄
- Mar 03 Tue 2020 14:50
沒文化真可怕-閱讀原典
- Feb 25 Tue 2020 00:04
跨越時空的接力-內家三拳成立的猜想
- Feb 08 Sat 2020 23:51
功夫是屬於一無所有的人-邵氏出品鐵拳飛踢真功夫
- Jan 10 Fri 2020 19:10
終於買到了!琉球武備誌
(終於買到琉球武備誌了!)
前幾週,在書店閒逛的時候習慣性的走往武術書籍區。
- Jan 01 Wed 2020 21:22
回顧2019,你好2020 新年新計畫!
(再見2019,你好2020)
- Dec 22 Sun 2019 08:33
葉問4完結篇 觀後感-了無新意
(葉師傅,這十年辛苦你了)